关键词
评欧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作者: 顾玲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欧茨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女性形象抨击美国社会对妇女的重压,指出当代美国妇女面临的困境,并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
梅娘小说创作论
作者: 时翠萍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孤独意识   形成原因   梅娘  
描述: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
商晚筠小說中的女性與情色書寫
作者: 陳鵬翔   来源: 2003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商晚筠   情色书写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这篇论文主要在探讨商晚筠小说中两个尚未受到深刻探索的题旨/书写:女性与情色,这两个课题跟作者自身的身分、性向与关怀,隐隐然是有些本质上的关联的,虽然作者在好几次受访时,都一再强调,作家在创作时,最好是能把自己的身分「隐去」,变成一个「中性人」。这麽说来,书写之所出(即文本)显然跟她的「剖白」是有些扞格的,这益使得我的研究有特别的意义。
注视樊篱的目光——王蒙与女性写作文本
作者: 胡辛   林云   来源: 多维视野中的王蒙——第一届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蒙小说   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王蒙与女性写作文本进行了分析。女性写作的细雨在几千年的男性中心社会里是难以搅起惊涛骇浪的,但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字细雨的呼喊却分明掀起了第二次浪潮。王蒙以师者敏锐的目光和兄长的关爱胸怀,始终洞察着当代女性写作的种种状态。80年代初,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呼号,西蒙·波娃《第二性》的呐喊,已隔膜着岁月的距离;创建于6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学科,绚烂多姿的喧哗与骚动尚未越洋过海。但是,王蒙却已注目最早的细雨的飘落,为“方舟”一隅中的“四个四十岁的女人”的寻觅和追求,给予了理解和支撑
我写小说:从内心出发
作者: 方方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方方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生活现实  
描述: 在重读方方时 ,我们回到了 1 987年 ,回到了“新写实”的年代。《白梦》之后方方小说风格为之一变 ,这一年方方发表了《风景》和《闲聊宦子塌》 ,此后的评论界便锁定《风景》而冷落《闲聊宦子塌
三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探讨
作者: 马忠莉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丁玲   萧红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三位女作家丁玲、萧红、张爱玲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意识表现了她们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小说创作特点。她们敢于将传统地位中始终扮演"配角"的女性在文学中提到了"主角"的位置上来,打破了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意识,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特质。
对无奈生存的冷静观照
作者: 张久丽   来源: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作家   观照   小说创作   相对集中   成熟度   蒙汉杂居   女性写作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描述: 《坐在阳光下入梦》是我区青年作家浩日沁夫的小说自选集。这部集子辑录了他从事小说创作以来陆续发表在全国各地刊物上的大部分小说。用我区老作家白雪林先生的话说:"小说已写得很不错,在内蒙的青年作家里已崭露头角,使人不可轻视了。"笔者拟从作家对女性生存境遇的观照来解读浩日沁夫的创作。女性与性是时下文坛相对集中的话题。标榜"女性写作"更是一些人用以招徕读者的利器,更有论者从写作者对女性的态度与对性的认识的角度来界定其思想的成熟度。这样的标榜与论定自有一些道理,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这样做与文学自身相悖的功利性。浩日沁夫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