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275 条
-
以画入文别有韵味──略谈凌叔华的早期小说创作
-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画入
小说创作
早期小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
凌叔华
中国画
再现生活
女性形象
文人画
-
描述:
以画入文别有韵味──略谈凌叔华的早期小说创作
-
何处泊靠?——池莉小说创作之女性观质疑
-
作者:
张燕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女性美
文学要素
池莉小说
男权社会
父权社会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何处泊靠?——池莉小说创作之女性观质疑
-
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
-
作者:
何乃英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新感觉派
《伊豆的舞女》
意识流小说
川端康成小说
小说创作
《雪国》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岛村
-
描述:
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何乃英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其特征尤为突出。善于表现卑贱者善于表现卑贱者,善于表现卑贱者的生活和感受,善于表现卑贱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这是川端康成在人物塑造方...
-
凌叔华的剧本和陈西滢的小说
-
作者:
陈学勇
来源:
民国春秋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万牲园
家庭生活
留学生
小说创作
燕京大学
凌叔华
小说家
女性形象
陈世美
剧本
-
描述:
小说家凌叔华写过一个剧本,散文家陈西滢写过一篇小说,这对大妇“反串”文体,都是新婚不久1928年的事,如今知道的人极少了。 陈西滢的小说题名《菊子》,将近3000字,是一个“陈世美”式的故事。留学生小胡在日本娶了个温贤柔惠的妻菊子,小家庭生活过得很为单身的留学生们羡慕。后来小胡回国竟作了富户的快婿,不知底细的岛国女子却隔海痴心地苦盼郎归。这故事本身便有几分动人。小胡的同学李先生到菊子家探视,不忍说明真相而局促不安,只得王顾左右而言他。
-
现代审美把握与民族精神的认同——何玉茹小说创作漫议
-
作者:
刘荣林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民族精神
小说创作
审美把握
认同
理想追求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人与天调”
现代文明意识
-
描述:
何玉茹的小说如果单拿出一篇来似乎不那么振聋发聩,但是把她的小说垒加起来,就异乎寻常了。她的一系列小说似在“小桥、流水、人家”中来现实地寻找自己的小说世界,来开拓现代意识的审美把握和对民族哲学精神的认同。在漫不经心中,树立起自己的作家形象。 一、现代文明的追求写“兼善济美”意识的回归 纵观何玉茹的小说,她的审美触角伸向的多是城市近郊中那些平凡的年轻女性的生存状态。在日常吃喝、劳动、嫁娶的生活琐事中来展现她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追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走行腾跃,但她们并不喜悲异常、起落尤加。而是
-
狼坝世界:王朝末期的社会缩影——长篇小说《狼坝》小论
-
作者:
李星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缩影
鸦片种植
小说创作
散文创作
长篇小说
太白山区
女性形象
乡绅
艺术空间
狼坝
-
描述:
《狼坝》出版了。这是作家赵熙继《爱与梦》、《女儿河》、《缘血》等长篇以后所推出的又一部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文坛都很有意义的长篇小说力作。 尽管有人对陕西作家象庄稼汉侍弄土地一样侍弄文学不以为然,然而象农民一样辛劳而忠实地在文学园地耕作,却仍然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难以改变的劳动态度和工作方式。越熙就是他们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早在七十年代初,当文坛还是一片凋零、肃杀的
-
别一种风采——试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李忆莙的小说
-
作者:
邵德怀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女作家
人性
小说创作
华文作家
性格特征
商业社会
小说作品
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初读李忆莙的小说,首先是被她作品中洋溢着的感伤和浪漫的气息所吸引。《痴男》中那位名叫栾禾的“痴男”,对神采飞扬的有夫之妇唐佩圆单恋得如痴如醉,简直非她莫娶,最终竟然还为了她的缘故而远走他乡。这样的小说,可读性很强。后来,我又阅读了李忆莙的其它小说。这才发现,她的小说无论是早期的还是近期的,大多带有感伤和浪漫的气息。这几乎已经成为她小说的一种基本的面貌,或者说是基本的风格。李忆莙出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九岁时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在各地发表小说作品达
-
理性意识与文化超越:谈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沈光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文化超越
小说创作
贾平凹
自觉意识
女性形象塑造
理性意识
传统美德
伦理秩序
传统文化
-
描述:
当贾平凹热情地把商州文化引进他的文学世界的时候,当古老文化中律动着现代意识和改革观念的时候,贾平凹似乎在整体的错位逆转中有意保持某种局部的稳定性。尽管这种表面上的稳定隐含着深层的断裂变形,但也掩饰不住作者对这种稳定局面的留恋与兴趣。如果我们稍微浏览一下贾平凹一系列
-
一腔激愤,一泓深情:评张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妇女命运
作者
小说创作
张洁
知识女性形象
中年女性
作品
-
描述:
张洁是谁?《爱,是不能忘记的》的作者,还是《场》的作者?《方舟》的作者还是《沉重的翅膀》的作者?她的作品属于阴柔之美还是阳刚之美?对于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既熟悉工业战线又熟悉社会、既了解男子更了解女子的病弱的作家,应当怎样评价她才算全面呢? 张洁,这是一位多方面发展的、富有创作个性的、特别关注妇女命运的女作家,她以其独具的侠骨柔肠和秀外慧中的委婉描绘,把妇女细腻的心理活动同社会的激烈动乱融台在一起,从而成为新时期拥有众多读者的女性作家的突出代表。张洁的小说创作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众多的有着不同的人
-
花开花谢 天涯人远:从《伤逝》看女性在爱情中的生存困境
-
作者:
马辰
来源:
写作(中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涓生
孤独感
生存困境
小说创作
鲁迅
爱情
个性解放
青年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人的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在这篇小说里,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鲁迅式"的追问。追问理想实现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问题,追
<
1
2
3
...
19
20
21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