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寻找自我】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女性意识的觉醒——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国静嘉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伯特
红遍
瑞恩
传统女性形象
寻找自我
形象分析
奥普拉
秀女
男演员
自我救赎
-
描述:
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改编自伊丽莎白·吉尔伯特2006年写的同名回忆录。该书自出版后便成为红遍全球的女性心灵励志作品,被译成40多国语言,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称其为“治愈圣经”。2010年,导演瑞恩墨菲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该片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同时该片出现的其他几位女性形象也值得思考。一、勇士伊丽莎白影片开篇,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口吻回忆了自己的
-
历史的伤痛与反抗的弥合: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任丹丹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民族
混血
托妮·莫里森
哈莱姆文艺复兴
黑人女性
白人社会
寻找自我
白人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男性
-
描述:
在诸多白人作家的作品中,黑人女性往往以定性的女仆形象出现,她们能吃苦,努力讨好白人主人的喜欢。早期的黑人男性女性作家,热衷于描写那些温柔美丽的混血姑娘,表现她们得到白人社会认同的艰难。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大部分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都显得无足轻重,很多优秀的黑人男性作家关注的是在种族歧视和经济压迫下的黑人男性。男性以他们惯有的优越感有意识地忽视女性群体,这也是一种趋势。直到莫里森在文坛上的出现,打破了黑人小
-
《诺桑觉寺》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其价值研究
-
作者:
段美婷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桑觉寺
凯瑟琳
婚姻观念
讽刺手法
理性观念
女性身份
奥斯汀
女小说家
寻找自我
女性主义意识
-
描述:
《诺桑觉寺》是著名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典型作品,她向来都是以细微的观察和幽默的讽刺手法来描写英国乡绅家庭的生活和婚姻,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理性观念和追求平等意识的女性形象。奥斯汀的女性主义一直备受文学界的欢迎,对其研究也有很多,然而对《诺桑觉寺》中女性主义意识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对《诺桑觉寺》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其价值研究进行了具体阐释和分析。在传统观念中男性价值体系和控制欲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