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搜索到相关结果 88 条
-
护理与女性的健康
-
作者:
陈少炎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避孕方法
老年妇女
六十年代
已婚妇女
卫生保健制度
妇女运动
预期寿命
观念更新
家庭
护理
-
描述:
一、观念的革新在历史上,西方社会总是强调妇女的生育功能,因此,女性的健康就成了产科学和妇科学的同义词,但这一观念在最近二十年来,已经发生了急刷的变化。六十年代的消费者运动、自助运动和妇女运动推动了这种转变。世界卫生组织阐述健康为除了没有疾病以外,并包括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健康。人们对医院作为卫生保健的中心也提出质疑。护理的观念更新必然会涉及护理的理论、研究、教育和实践各个方面。六十年代的社会运动主要有三种观点:①自由观点,并不指摘现有的卫生保健结构,认为增加女医生将能改善妇女的健康,②社会观点,反对医疗商业化
-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作者:
M.菲斯克
丁耀琳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人联合体
父权制
社会主义者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斗争
马克思
妇女解放
社会关系
女权主义
家庭
-
描述: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斗争就是要重新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消灭剥削,或是结束由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社会主义与争取女权运动无关。妇女运动的矛头指向父权制,而工人阶级却旨在推翻那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据这种狭义的理解,即使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几乎同时取得胜利,那也只是一种巧合,而不
-
《中国新女界杂志》及其女权主张
-
作者:
豫人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思想史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东京
女子教育
总经理
辛亥革命时期
家庭
中国新女界
中国同盟会
-
描述:
一《中国新女界杂志》(以下简称《新女界》)是辛亥革命时期颇有影响的妇女刊物之一。该刊1907年2月5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创刊于日本东京,1907年7月5日(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停刊,共出六期。为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所主办。主编是河南留日女学生燕斌,总经理为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负责人之一朱炳麟。该杂志以宣传女权思想为时人所关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妇女运动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女界》的创办是当时民主革命潮流发展的产物。20世纪初年,八国联军将中国完全
-
我国妇女解放运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
作者:
薛素珍
来源:
社会科学(上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息社会
国际妇女节
妇女素质
妇女解放运动
科学文化
家庭
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
世界各国
未来学家
-
描述: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的节日。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七十五周年的周子里,回顾世界各国波澜壮阔的妇女运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各国各界妇女为世界和平,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妇女自身素质等方面,也都有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提出,世界的“第十一大趋势”将是“妇女地位的彻底改变”。他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妇女体力的弱势将无关紧要,智力将会使妇女的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随着女性
-
女性角色调适
-
作者:
李钟秀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边天”
美国妇女
中国妇女
女性角色
遇到麻烦
丈夫
家庭
调适
男性
娘子军
-
描述:
社会网络的支持,依靠良师益友的帮助;中国妇女是依靠家庭的支持,依靠妇联和行政领导的帮助.美国妇女遇到麻烦找律师,中国妇女遇到麻烦找组织.在这样一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妇女解放的道路也是各不相同
-
漫谈日本男人、女人及其家庭(四)
-
作者:
郝素岩
来源:
日语知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运动
老年男性
日本妇女
妇女地位
大男子主义
日本
志愿者活动
家庭
新女性
妇女组织
-
描述:
漫谈日本男人、女人及其家庭(四)锦州医学院郝素岩9.(男性的社会与男性的悲哀)。这样的话,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似乎感到诧异,不过若在日本呆上一些时候,就会慢慢地熟悉,并且认同了这种说法。记得我第一次听说这句活的时候,曾感到很惊异,那是刚到日本不足半年的时...
-
熱心為貧困地區婦女服務
-
作者:
陸茵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服
政府
文化状况
牧民
瑶山
江西省
致富
湖北省
耕作方法
家庭
-
描述:
本文介紹各級婦女組織在政府的支持和資助下,通過教授生產技術使衆多山區婦女擺脫了貧困與落後。
-
美国的两性和家庭
-
作者:
E.福西特
T.托马斯
陈尧光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人
美国妇女
平等权利
女权运动
男子
列席代表
二次大战
家庭
反对者
大学毕业
-
描述:
美国妇女的工资只为男人工资的60%,而且这一比率已四十多年未变动。这一事实不论对妇女运动的支持者或反对者来讲都令人感到尴尬。目前大学毕业的妇女一般还挣不到高中未毕业的男子的工资。而且大多数妇女只能接受工资低、无升迁希望的职业。1977年11月在休斯敦开了个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约有2,000名代表出席,还有候补代表和列席代表共一万多人。代表大会上妇女们意见纷纭。这种争执由来已久。早在1923年全国妇女党提出“平等权利修正案”(ERA)时,就受到不少进步妇女的
-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
服务对象
义工
妇女运动
女青年会
基督教
社会功能
圆化
家庭
工作单位
-
描述: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成功的实践
-
作者:
罗琼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女职工
妇联组织
文化教育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家庭
婚姻自由
-
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及其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指引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妇女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