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意象形态语境下的审美嬗变——浅谈当下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作者: 赵改燕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意象形态   女性形象  
描述: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小说中的当代都市女性序列,体现了意象形态语境下的文学审美特征。其关于女性躯体及感受的审美表现,以及对人的感官欲望层面的感性美的彰显,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艺术形象的审美空间,但也暴露了一些深刻的问题。
新世纪蒙古少数民族电影审美分析
作者: 蔺然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蒙古电影   女性形象   造型元素  
描述: 本文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造型元素内涵、女性主义形象进行分析与阐释,以此总结出新世纪蒙古少数民族电影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
卿卿性命为谁误魂伴君侧泪沾衣——浅谈《碧桃花》中的女鬼形象及其审美效果
作者: 周亭宇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鬼   形象   元杂剧   审美  
描述: 元代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它以丰富的故事题材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元杂剧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更是引人入胜,其中女性鬼魂形象则尤为特别。元杂剧《碧桃花》中的女鬼形象以其独特性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死亡审美体验。
价值取向与审美倾向的多元悖反:《世说新语》两性形象塑造的差异性辨析
作者: 张洪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两性形象   《世说新语》   价值  
描述: 关于《世说新语》的女性形象研究,受男性形象研究的影响,存在着诸多误读。客观地阅读文本,从"德"、"言"、"容"三个角度,解读《世说新语》在两性形象塑造上的不同标准,研究其中女性形象的表现特征,是还原作品创作特色的一条基本路径。
《荷马史诗》与《诗经》中的女性审美观比较
作者: 陈丹   魏炜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希腊   审美   女性  
描述: 《荷马史诗》和《诗经》作为中西历史相近时期的两部经典文学作为品都在女性审美方面对女性形象进行了文学建构。在女性审美方面,它们都钟情于女子的“肤白貌美”,但《诗经》对美的追求却更进一步,要求女子“貌美
宋词中女性的审美文化研究
作者: 刘美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宋词   女性形象  
描述: ,但程度和范围非常有限。宋词中对女性慵懒、典雅形象的描写,是男性审美视角的外在表现,她们的意识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但身体继续以"被革命"的状态存在着。她们是男性审美视角下扭曲变形的身体,在裹脚、道德枷锁
趣赏中国古代仕女画之美
作者: 刘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中国仕女画   燕瘦环肥   艺术特色  
描述: 之姿而让一代君王为之迷倒,留下不少美丽的佳话传说。在中国仕女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少名家笔下的仕女名媛,堪比“燕瘦环肥”之美,让世人传颂赞美,叹为观止。
唯美年华青春不朽:《致青春》中的人物审美
作者: 白丽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唯美   人物   审美  
描述: 的地方。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致青春》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进行审美分析;以证明人物塑造对影片拍摄的重要性。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物哀”美解读
作者: 金燕玲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物哀   《源氏物语》   女性  
描述: 低,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她们的悲剧在于物哀美。本文旨在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审美意向。
亘古不变的美丽——以《红楼梦》为例浅析古典文学中美女标准
作者: 袁丽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女形象   审美   《红楼梦》   男性话语权  
描述: 的,它的突破主要在于看到女性长久以来生存在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封建体制下的艰难,以及身处悲惨处境时表现出作为女性的尊严反抗。另一方面,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却依旧遵循着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古代传统审美标准,美女即是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而整合出的色、才、德的统一体。
< 1 2 3 4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