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孤独】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村上春树与日本当代社会
-
作者:
刘婷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在日本这样一个出版王国里,其作品能够崭露头角甚至引发村上效应,其中原因与村上作品源于社会,关注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
孤独成就的文学家——川端康成与沈从文
-
作者:
郭思妍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特质
孤独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文学主张,但他们都具有一颗孤独的心。这种孤独的心灵,带给他们的小说一些共同的文学特质:孤独的人物形象,人与自然的融合,爱与美的女性形象,对内心感觉的注重。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
丰盈执拗的灵魂独舞
-
作者:
吕豪爽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执
孤独
筱燕秋
内化
-
描述:
毕飞宇的《青衣》成功塑造的筱燕秋这一女性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人物长廊里卓然独立,在她身上,精神领域的孤独处境、敏感细腻的内化特质、对事业近乎偏至的执着追求均演绎到极至,这注定了她难以逃离悲剧的命运,然而她丰盈执拗的灵魂独舞所呈现的寂寞的内心抗争与坚守却是人生普遍的境遇与写照。
-
女性主义视角下秀拉的选择——读托妮·莫里森《秀拉》
-
作者:
洪源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孤独
体验
自我
-
描述:
<秀拉>是美国当代文坛颇有声誉的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托妮·莫里森于1973年创作的小说,主要描写了黑人女性被侮辱和损害的独特经历.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中的两住黑人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并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的相关视角,探讨小说女主人公的人生选择及其对黑人女性生活的意义.
-
女性主义视角下秀拉的选择
-
作者:
洪源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孤独
体验
自我
-
描述:
《秀拉》是美国当代文坛颇有声誉的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托妮·莫里森于1973年创作的小说,主要描写了黑人女性被侮辱和损害的独特经历。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中的两位黑人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并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的相关视角,探讨小说女主人公的人生选择及其对黑人女性生活的意义。
-
论《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相似意境
-
作者:
杨立琼
来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红楼梦》
环境
《百年孤独》
女性
-
描述:
风貌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对照两部小说,从环境描写、人物个性、女性形象等三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其中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思想价值均有多处相似。
-
倾诉与咏叹:王安忆的女性世界
-
作者:
王蕾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孤独
欲望
王安忆
女性
-
描述:
王安忆通过描述女性在欲望、情感等方面追求主导性地位的努力,从而想要获得与男性平等和谐的地位及关系,却最终走向了失败,陷入了孤独。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欲探寻从开始的抗争到最终的认同,作者展现的对女性生存现实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理想与追求。
-
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莎菲女士的日记》
-
作者:
程莎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主动
女性意识
出走
爱与性
-
描述:
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诞生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五四”时期。在这个提倡“人的觉醒”,“个性解放”的时代大潮中,女性文学以高昂的主体意识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在为数不多的“第一波”女性文学先驱作家中,丁玲总是不能被人忽视的。本文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探讨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形象一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