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嬗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方舟》、《玫瑰门》到《紫藤花园》
-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嬗变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于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思潮纷涌而至的8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传入更促进了中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女作家对女性境遇的揭示和女性意识的表现具有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民族特色。她们注重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探寻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把批判的触须不仅指向现实中的男人,而更多地指向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陷,开辟了一个女性自我审视的依域,使女性文学走出了男女两性单一的性别对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确立为基础,弘扬一种永恒的女性美德,确立新的女性人格。
-
全文: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于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思潮纷涌而至的8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传入更促进了中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女作家对女性境遇的揭示和女性意识的表现具有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民族特色。她们注重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探寻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把批判的触须不仅指向现实中的男人,而更多地指向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陷,开辟了一个女性自我审视的依域,使女性文学走出了男女两性单一的性别对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确立为基础,弘扬一种永恒的女性美德,确立新的女性人格。
-
从托尼·莫里森到特丽·麦克米兰: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主题的嬗变与发展
-
作者:
张巧欢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当代黑人女性文学
嬗变
特丽·麦克米兰
发展
-
描述:
文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从20世纪70年代的托尼·莫里森到90年代的特丽·麦克米兰,黑人女性书写在姐妹情谊、母性和事业等主题方面有了新的诠释和内涵,彰显了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以及叙事策略的改变。
-
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嬗变
-
作者:
邓彦君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嬗变
当代
女性文学
发展
-
描述:
本文深刻阐述了女性文学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并分析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征,最后针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局限提点参考建议。
-
从“拯救”到“彻悟”——舒婷、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舒婷
女性意识
翟永明
嬗变
-
描述:
,舒婷是唯美的、翟永明是唯真的;在对性别归属的探寻上,舒婷笔下的女性有很强的社会性,而翟永明意在让女人返回女人自身。从舒婷到翟永明,女性意识经历了由外到内、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是从拯救到彻悟的衍化与嬗变。
-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生角色的嬗变
-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文学创作
中国
嬗变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现代女作家从社会派定的传统角色中挣脱出来,在文学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群像。从创作实际可以看出她们笔下的女性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发生了嬗变。冰心一类的作品中出现的是以温情主义为主的温婉、清澈、纯净
-
双性同体视域下海明威战争小说中两性关系嬗变研究
-
作者:
卢凤花
来源:
鲁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双性同体
嬗变
海明威
战争小说
-
描述:
,尤其对构建成功和谐的两性关系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在他的作品中,他渴望探究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在个体及两性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本文试图在双性同体视域下对海明威三部战争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及其嬗变
-
文本转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嬗变
-
作者:
雷水莲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丁玲
嬗变
林白
女性文学
-
描述:
该文试图以细读丁玲、张爱玲、林白的女性文本为基础,以女性主义视角切入,来认知三者女性文本的差异,从而揭示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嬗变.这三位女性作家共同致力于关注女性生存,并表现出对男性中心世界的挑战,然而由于她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文学观念有别,女性
-
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
-
作者:
徐群英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人经验
私人化写作
悖论
嬗变
女性主义
-
描述:
等,疏离现实图景,沉溺于自我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拒绝与疏离,从而实现了女性主义意义上一次鲜明的性别写作。但是,女性私人化写作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和局限性,因此在20世纪末女性私人化写作发生了嬗变
-
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研究(1965-1976)
-
作者:
赵云利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缘起
马尔科姆·爱克斯
影响
思想
嬗变
黑人文艺运动
-
描述: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尔科姆·爱克斯遇刺为导火索,以纽约哈莱姆为发起地,而后向全国蔓延,其真正走向成熟是在湾区(Bay Area)和中西部地区(Midwest)。这场运动是一场与政治、社会运动平行发展并与不断发展中的黑人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运动。黑人文艺运动宣扬“黑人美学”和黑人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一场旨在提升黑人民族自豪感、彻底消灭“黑鬼意识”的“新黑人运动”。黑人文艺运动激励了非裔美国人开办自己的印刷社,创办自己的杂志、期
-
《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史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女性文学”
嬗变
女性写作
文化思维
西北师范大学
-
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刘洁教授著《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一书,2008年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讨中国女性作家的文化思维,既集中于对中国女作家创作的分析解读,又与当下女性文学的研究有所不同。立足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