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婴宁】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
-
作者:
贺金茹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婴宁
柔弱化
失语化
-
描述:
《婴宁》讲述了同名主人公从笑语“婴儿”的生命本真状态,经重重社会教化,最终被塑造为“不复笑”之宁姑的生命历程。婴宁的个人悲剧,折射出在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不得不走向失语化和柔弱化的历史性悲剧。 关键词:婴宁;男权社会;失语化;柔弱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婴宁》同名主人公的名字由来及涵义,有学者考证,“婴宁”二字源于《庄子·大宗师》:“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认为“撄宁”意为“扰乱中保持宁静”。也有学者强调“撄宁”兼有动与静双重意义,“既是外物干扰
-
超凡脱俗 一尘不染:试析《聊斋志异·婴宁》的豪放审美意蕴
-
作者:
于永森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豪放
聊斋志异
婴宁
蒲松龄
女性形象
-
描述:
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篇中塑造的婴宁是作者理想女性的体现,其豪放的精神姿态在全书所有女性中光芒四射。婴宁形象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豪放女性的极大肯定,同时也是作者借描写狐鬼灵妖世界来超越现实庸俗世界的一种方式,表明了作者始终以文人式的豪放精神为指导,不同现实社会妥协的态度。
-
黛玉和婴宁的哭笑人生
-
作者:
邵路燕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宁
真性情
世俗
自然
黛玉
-
描述:
黛玉和婴宁是我国古代小说中两个不朽的女性形象,二人一哭一笑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在哭笑的背后二人却有着相同的本质。黛玉和婴宁一生不同的经历以及不同的结局却反映出她们一样的人生悲剧,这种人生悲剧不仅仅是黛玉和婴宁的,而是整个人类的悲剧,自然的原生态的真性情在世俗社会面前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