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之我见犹怜:《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喻言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见   婚姻   女性  
描述: 作为19世纪优秀的英国女作家奥斯汀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描绘了英国女性的各种形象以及她们的婚姻观念。显示了女性意识和反抗精神在工业社会的复苏。
浅论张爱玲作品中女性的悲剧意识
作者: 梁心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一个别致的女子。她的文字雅俗相触,中西合璧。受所处时代、个人经历的影响,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总是充满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张爱玲总喜欢把爱情写的“千疮百孔”,充满缺憾与苍凉,这与她和胡兰成受挫的感情经历无法割舍。本文主要从张爱玲悲剧风格的成因及几位代表女性形象作浅要分析。
女人与婚姻: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 李清怡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女性   价值观  
描述: 心理、生理、性角色、社会处境及经济地位的描写,展现了女人一生的心酸与追求。本文从她笔下女性角色的价值观入手,通过剖析这些悲剧形象的形成原因,反思女性在婚姻中所应用的态度和追求。
成长中的女性:论《他们眼望上苍》的成长主题
作者: 刘莹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黑人女性   婚姻  
描述: 婚姻,解读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压迫下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现了作品中黑人女性成长的主题。
《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需求层次探析
作者: 马莉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需求层次   婚姻  
描述: 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经历过三次婚姻, 并通过这三次婚姻寻找自我、争取独立、获得成长的全新黑人女性形象珍妮。本文旨在从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层次
波伏娃女性主义视角下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杨文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随着女性意识的崛起,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女性运动不断蓬勃发展,而波伏娃作为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于1949年发表的作品《第二性》系统描述及论证了女性受男性压迫,作为不独立的客体,即“第二性”,屈于所谓的主体-男性之下,集中反映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为之后的女性主义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选择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框架,对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阐释。小说《无主之家》是德国战后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重要作品,小说中女主人公内拉及布里拉赫太太的丈夫都在战争中死亡,内拉因此
爱情与婚姻的两难选择:论中日婚恋小说《中国式离婚》与《失乐园》
作者: 何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难   失乐园   爱情   婚姻  
描述: 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社会高速化的进步,现代人在享受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免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生存的困难始终存在,爱情、婚姻与家庭所显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并逐渐将人陷入难以逃脱的困境。中国作家
选择的姿态: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作者: 吴俊杰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偏见   傲慢   爱情   婚姻  
描述: 伊丽莎白是十九世纪小说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之一,她出众的智慧,独立的反抗精神,争取爱情、婚姻的自由平等的个性让伊丽莎白拥有坚强的品质去克服一切困难,来捍卫爱情与婚姻的美好,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独立女性。她对婚姻的态度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女性解放的先驱:安娜与繁漪之形象比较
作者: 吴双艳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婚姻   女性解放   家庭   社会现实  
描述: 安娜与繁漪是世界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性形象。她们敢于打破腐朽的婚姻家庭制度,不断同传统观念作斗争,用自己的行动为世界妇女作出了榜样,不愧为女性解放的先驱。但她们的命运缺失悲惨的,为追求幸福献上了宝贵的生命和人生,这符合现代文学悲剧的重要机制,对现代女性争取个性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试论孟子哲学中的女性观
作者: 石双华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女性  
描述: 孟子继承了孔子之学,其对女性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孔子的影响,其思想中表达了对“色”的肯定与理解;孟子从婚姻血缘关系出发,认为男女结合应该遵守相应的规范,符合“礼”的要求,但是对于两者结合的规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