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边缘的再造:女性与婚姻中的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造   婚姻   女性  
描述: 本文在指出海外中国女性研究从女性视角出发构建书写的优点同时,聚焦女性与婚姻中的性——这一具有“门槛”意义的日常实践——从性的社会吸纳、情迷的侧面反映、才女与性的疏离和倒置,以及妒妇、妓女等的边界呈现
从女性文学看中国婚姻观变化——《饮食男女》婚姻分析
作者: 蒋碧玉   来源: 农家参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婚姻   家庭   女性文学  
描述: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冲突交融,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婚姻观逐渐从传统的包办婚姻变迁为现在的自由恋爱婚姻。本文主要从女性文学对中国婚姻变化进行分析,以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作为基本分析,研究我国婚姻的变化和发展。
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
作者: 尹旦萍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婚姻   女性文学   五四运动  
描述: 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以婚恋问题为关注的重点。围绕着婚恋主题,女性文学一方面表达了对纯美爱情的大胆追求,另一方面表达了与旧式婚姻制度抗争的决心和勇气。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女性主义形象简析: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作者: 徐如秀   来源: 当代青年(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话语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最初是指以女性简单生活经验为来源的意识,随着社会发展成长为新兴思潮。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实践,女性渴望摆脱男权压迫和传统约束,最终明确自身存在价值、重拾平等权利。女性文学是实践女性主义的有效工具。本文基于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同时结合简?奥斯汀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论述该小说是重拾女性话语权的伟大实践,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新女性主义形象,瓦解着传统的男性文学权威。
大陆和香港女性文学之再比较——亦舒和池莉的创作比较
作者: 张杨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语言   叙事角度   婚姻   爱情  
描述: 本文通过对香港作家亦舒和大陆作家池莉的创作在意蕴层面和文本层面的比较,来阐释当代香港女性文学对大陆母体文学的继承和突破,以及百年来受异质文化思潮影响而形成的独特文学意识。
莉莉——伍尔夫性别超越美学思想的代言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探析
作者: 朱玉霞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融合   婚姻   到灯塔去   绘画  
描述: 英国女性文学巨匠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美学立场一直以来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到灯塔去》中的莉莉·布里斯科寄托了作者希望女性“成为自己”的美好愿望。本文分析了莉莉拒绝传统婚姻所体现的女性自我意识
浅析张爱玲小说女性悲剧的内涵
作者: 胡杨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扭曲   婚姻   悲凉   女性  
描述: 四十年代时期,当人们还在回溯女性文学的开创元老冰心、庐隐、丁玲这些五四女性文学的文豪时,张爱玲这颗明珠业已悄然升起.她通过客观沉静的言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个遭遇不幸的婚姻、迷失精神家园的女性在满目疮痍的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生悲剧
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意识(英文)
作者: 肖沂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黑人女性   婚姻   女性主义意识  
描述: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该文描写了主人公珍妮通过三次婚姻,挣脱了传统习俗的束缚,逐渐成长为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独立的妇女。她不甘愿成为第一任丈夫的劳动工具
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肖沂   来源: 海外英语(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黑人女性   婚姻   女性主义意识  
描述: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该文描写了主人公珍妮通过三次婚姻,挣脱了传统习俗的束缚,逐渐成长为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独立的妇女.她不甘愿成为第一任丈夫的劳动工具
婚姻看女性意识——论《傲慢与偏见》
作者: 石红莉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思想意识   婚姻   女性  
描述: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描写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几位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来洞悉这个时期英国女性的思想意识。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