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啊,拓荒者》的性别角色评析薇拉.凯瑟婚姻观
作者: 陈玉兰   赵晓燕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薇拉.凯瑟   性别角色   婚姻观  
描述: 本文从分析小说中男性和女性人物的性别角色探讨凯瑟的性别角色观,认为凯瑟反对父权制性别角色,提倡建构一种新型的、男女平等和谐的婚姻关系。
论薇拉·凯瑟及其小说《波西米亚女郎》
作者: 李文华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波西米亚女郎   婚姻观  
描述: 小说内容入手,探讨了女主人公和作者本人的婚姻观,指出作者的婚姻观与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人物在婚姻恋爱中的命运密切相关。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婚姻观
作者: 李思潼   张淑芹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婚姻观  
描述: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作家以细腻的写作手法,通过小说中的婚姻问题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婚恋问题的态度。尽管受当时社会的限制,奥斯汀无法将父权社会套在女性群体思想上的枷锁打破,但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尊严与独立人格对于唤醒女性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期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及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何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解读   婚姻观  
描述: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中,女作家简·奥斯汀凭借细腻和敏感的女性笔触以及独有的智慧,对19世纪英国社会女性群体男尊女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同时对女性群体的价值观念进行淋漓尽致的剖析。尽管受当时社会的限制,奥斯汀无法将父权社会套在女性群体思想上的枷锁打破,但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尊严与独立人格对于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期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看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杨欣瑶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汀   婚姻观  
描述: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作家,被誉为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她通过描写不同类型的婚姻,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主张女性的人格独立和在婚姻中的平等权利,表现出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对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开拓性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简析《爱玛》中女性主义观点
作者: 张莉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社会地位   女性主义   婚姻观  
描述: 简·奥斯丁作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缔造者之一,集传统与反抗于一身,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爱玛》在奥斯丁六部已完成的作品中是最具有代表性并为奥斯丁喜爱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爱玛及其他女性的分析找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该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解放中的束缚
作者: 牙运豪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洁观   女性地位   翻身解放   婚姻观  
描述: 抗战给中国妇女带来实际性的解放,但妇女解放在解放区却呈现出不均衡性,这一时期关注女性的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女性翻身解放的描述,一种是对受苦受难的女性的关注。
林真理子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以《青果》为中心
作者: 曹春燕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林真理子   婚姻观   家庭观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日本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受世界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日本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不断增多,这在客观上为女性实现自身的解放与发展提供了条件。角色的转换必将导致思想的觉醒。大量觉醒的日本女性们通过文学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追求。她们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感情世界、广阔的视角、深刻的心理剖析,发表了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作品。她们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欢,并频频获奖。日本女性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繁荣了日本文学,而且开辟了日本女性文学的新天
论肖邦作品中女性形象婚姻观的嬗变
作者: 鹿清霞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嬗变   女性形象   婚姻观  
描述: 十九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弥漫在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其他主要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琐事的前辈作家和同时代作家不同,肖邦更注重探讨觉醒女性的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肖邦塑造了众多不同地区、不同阶级、不同肤色以及不同年龄?
“二拍”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
作者: 段毅飞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士林心态   “二拍”   婚姻观  
描述: 本论文着眼于明末拟话本小说《二拍》中的人物形象,从社会文化思潮影响的角度入手,分析商人、士人、男性、女性等各类人物的文化价值观,而体察凌蒙初本人的文化观,并赋予其作品文化意义上的多重解读。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作者凌蒙初的文化心态,试图从他的书《序》入手,联系他科场失意的经历,从发愤著书、立言心态和意存劝讽三方面分析,认识到凌氏的创作势必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受到种种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又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第二部分开始分析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由于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经济发展,商人地位的提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