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跨国主义:北京世妇会后的女性主义政治面貌
作者: 玛尼莎·德赛   朱世达   朱挺军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国主义   各国   妇女地位   新闻稿   联合国   政治面貌   委员会   女性主义   会议   北京  
描述: 作者认为,自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之后,跨国的女性主义实践已经成为世界女性运动的主要形式。跨国主义指不仅其组织已跨越国界,而且其地方、全国、地区、国际的行动主义也都纳入“跨国”话语。我审视了跨国女性主义存在的两个场所,联合国和世界社会论坛,特别审视了后者中女性对话论坛的出现。我认为在北京世妇会之后改变的社会政治语境,特别是新自由经济的持续霸权、宗教原教旨主义的进攻、“9·11”之后的战争及全世界和美国对恐怖主义的专注,已经使跨国行动主义在内部运动政治和社会变革中的局限性暴露无遗。由于能够实际跨越国界与那些
妇女争取废除性摧残的斗争
作者: 阿娃·提安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切除术   妇女解放运动   种族主义   妇女运动   废除   闭合术   塞内加尔   委员会   斗争  
描述: 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坚决争取废除性摧残的运动一直在蓬勃发展。在欧洲,这场运动是由伯诺瓦特·格鲁在1975年出版的《她就是这样》一书触发的。结合妇女运动提出传统上妇女遭到的性摧残问题,这一功绩必须归于这位学者。与此同时,《国际妇女组织新闻》①的创始人、入了美国籍的弗朗·豪斯肯开始就同一题目在世界范围内作长期报导。黑人妇女,包括非洲妇女也开始大声疾呼。这个运动在非洲、美洲和欧洲引起了激烈的辩论、集会。谴责和真心实意的或虚情假意的同情,也引起了种族主义的情绪。许多非洲人过去曾认为性摧残的主张无非是热衷
北欧诸国政治生活中的妇女
作者: 托里尔·斯卡德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政治生活   候选人名单   政党   议会选举   挪威   北欧国家   妇女代表   妇女组织   委员会  
描述: 在北欧诸国,妇女参与政治生活比起其他国家来是广泛的。国会议员和地方议会议员中妇女人数相当多。最近,一位妇女当选为冰岛总统,挪威的总理也是女的。然而不久前活跃在政界的妇女还很少。妇女代表权是通过什么扩大的呢?本文将以挪威为重点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并尽可能援引其他北欧国家的实例以资佐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