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积极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进程
作者: 刘瀛纪   彭勃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进程   芝加哥   妇女   流化  
描述: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女工为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日和获得选举权,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拉开了妇女运动的大幕。100年来,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不懈努力,在政治
用理想和热情去影响周围的人:顾燕翎教授访谈
作者: 魏开琼   马亚萍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妇女   台湾大学   语言学   Systems  
描述: 妇女运动,从事妇女研究。1985年第一个在台湾的大学开设妇女研究课程,参与成立台湾第一家妇女研究室。1998年底离开学校到政府中任职,曾任“社会局”局长,8年后再次回到学校和妇运团体中。30多年来亲历并
两委交叉任职对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作者: 宋伟   李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叉任职   对策   妇女   影响   村委会  
描述: 在2002年新一轮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政策上普遍强调了村委会和党支部交叉任职,以精简干部.但是,这无疑也是对农村妇女在乡村权利结构中的弱势地位雪上加霜.交叉任职给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造成了许多
略论妇女组织在社会区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贾顺梅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妇联   作用   妇女   妇女组织  
描述: 中国的社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妇女组织在城市社区中的建立和成长,妇联工作重心从单位转移到社区,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随着妇女组织参与社区的组织建设、日常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其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广大妇女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关注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心身健康
作者: 巫昌祯   来源: 心理与健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身健康   妇女   影响因素   家庭暴力   特点  
描述: 一、国际社会反家庭暴力历史的回顾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而妇女是主要受害者。研究和探讨家庭暴力问题,进一步维护妇女的人身权益,是当前
崇高的女性,引人类上升
作者: 痖弦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   生活状况   农村  
描述: 崇高的女性,引人类上升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女职工的积极作用
作者: 杨湘玲   郑毓武   来源: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工   作用   妇女   中国   党的领导  
描述: 妇委会和女职工委员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我党联系广大妇女的纽带。广大妇女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妇女的作用,凝聚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则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妇女组织的领导,发展女党员培养女干部,提高妇女参与医院建设的积极性。
“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情境研究”探索
作者: 王均霞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境化知识   妇女   女性民俗实践者   现象社会学   民俗学整体研究观  
描述: 作为女性学与民俗学的交叉学科,女性民俗研究拥有“关于妇女”与“为了妇女”的双重使命,但以往的研究因将女性民俗实践者抽象成普遍意义上的“妇女”而导致了女性民俗实践者在研究中的缺席/失语。“以女性民俗
刘向妇女观研究:以刘向多元妇女评价标准为考察为中心
作者: 刘一春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多元化   妇女   评价标准   《列女传》  
描述: 所表达的多元化妇女评价标准的分析。作为妇女史的开端之作,《列女传》表现出了西汉社会妇女真实而多彩的形象,她们有的才智过人、端庄有德,有的远见卓识、能识辨人才,有的相夫教子、孝敬父母,甚至有的具有杰出的政治
《小城畸人》和舍伍德·安德森的女性视觉
作者: 蒋丽香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城畸人》   舍伍德·安德森   女性视觉   妇女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发表于1919年的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成功地塑造了处在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时期中西部乡镇背景下心灵扭曲、行为怪异的精神上的“畸形人刀的群像。在这本由二十五篇有着内在联系的故事组成的书中,女性人物大约有三十三个,直接以女性人物为主角的故事多达十篇。作者对书中女性人物浓墨重彩的描写贯穿始终,深刻地描绘了小镇上女性所遭受的无法表达的痛苦和挫折。 本文宏观梳理《小城畸人》中的女性形象的群体特征,认为本书中的女性无论是作为母亲、妻子或情人还是小女孩,都无法逃脱孤独和失落;然而以乔
< 1 2 3 ... 19 20 21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