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华传播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宁元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描述: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种种与西方世界迥然不同、复杂而特殊的情况,呈现出中国特色。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妇女运动的现实状况,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铺垫了社会历史条件。十月革命前,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已做了一定量的初步传播。
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赵铁锁   秦明月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妇女运动   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描述: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在妇女运动的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制定了较有成效的策略并付诸于实践。因党早期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可避免的有些许不足之处,但确实为推动
从政治解放到自我解放——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程的研究
作者: 刘志玲   来源: 前沿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政治解放   主体意识   自我解放  
描述: 我国的妇女运动起源于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革命中的妇女运动归于失败;共产党成立后,将妇女运动带上了正确的道路,妇女在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乏独立性,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获得了
国民革命时期的邓颖超与天津妇女运动
作者: 侯杰   麻涛   王文斌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天津   妇女运动   国民革命  
描述: 近代中国,从女子解放到民族独立,许多牵系时代脉搏的大命题,几乎都引起了女性革命先行者的深切思考。邓颖超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在民国时期,她是同天津
一战后美国妇女运动沉寂解析
作者: 戴立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定向教育   妇女运动   媒体   弗洛伊德  
描述: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美国妇女为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进行了长达70年的艰苦斗争。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曾经轰轰烈烈的妇女运动却销声匿迹了,留给世人许多难以解释的谜团。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妇女们所接受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作者: 焦玉莲   王晓嵘   来源: 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近代化   社会变迁   妇女运动  
描述: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向人们揭示,妇女运动是作为人们改变社会现状的重要手段而兴起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与传统社会中的群体利益、行为规范、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冲突。经过激烈斗争,取得直接的或是间接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湖北妇女运动初探
作者: 孙丽   毛传清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国民政府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描述: 和湖北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一样,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湖北妇女运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教育平等、婚姻自由、财产承继、放足等思想主张深入人心。对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湖北妇女运动的背景、发展概况、特点作了初步探讨。
“妇女与发展”:印尼的妇女非政府组织
作者: 郭又新   来源: 东南亚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非政府组织   印尼   妇女运动   发展中国家  
描述: 本文考察了印尼妇女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印尼妇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的社会动员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揭示印尼既定政治环境中妇女非政府组织、妇女的社会动员与妇女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与联系,本文尝试对“妇女与发展”问题在印尼的表现进行初步的勾勒与分析。
20世纪初的西方妇女解放:主题与实质
作者: 马瑞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西方妇女  
描述: 20世纪初西方妇女的解放在三大关键领域展开,首先是争取选举权以望取得对社会劳动成果的分配权;其次是就业问题,寻求通过劳动获得解放;三是妇女在观念领域发生变化,希望走出家庭摆脱生殖奴役.这些妇女运动的主题与19世纪以来的改革运动结合,促成了西方妇女的地位变化,也开创了西方女性历史的新纪元.
论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及其启示
作者: 虞花荣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描述: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结合,一个主体”,即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把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相结合,把妇女的特殊利益与一般利益相结合,以广大劳动妇女为主体。同时,中共妇女运动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极其深刻的。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