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19世纪英国妇女运动的理论考察
作者: 陆伟芳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女权  
描述: 本文探寻了英国女权运动的源头,分析了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的特征。英国女权运动由中产阶级客厅里的知识女性发起,在宪政范围内为妇女的平等权利而不懈奋斗。她们在妇女的受教育权、监护权、离婚权、财产权方面首先取得突破,并在地方政治中实现了一定的权利,从而在与男子的平等权利和地位上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从他人的附属物到独立的人的转变。这一切,是女权运动先驱者奋斗的结果,也是英国经济、政治民主化的必然产物,还是英吉利民族在经验中求实、男性社会理性思考的结果。
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概念的哲学透视
作者: 杨晓宁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运动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社会性别"概念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后现代理论并不能克服女权主义理论及社会性别理论的局限性。而且,由于后现代理论自身的缺陷,它决不会引导女性走向最终的解放。
解读最近披露的鲁迅致杨之华信
作者: 一木   来源: 上海档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之华   鲁迅   妇女运动   信件  
描述: 2003年6月25日《人民日报》披露了1936年7月17日鲁迅写给杨之华的信。这无疑是一件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此信是当时鲁迅(在上海)与杨之华(在莫斯科)“两地书”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封。
新时期的思考妇女解放、妇女运动、妇女发展
作者: 谭琳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妇女发展  
描述: 新时期的思考妇女解放、妇女运动、妇女发展
继往开来推动我国妇女运动深入发展:彭珮云同志在八届六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二00三年七月十七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中国   讲话   会议  
描述: 继往开来推动我国妇女运动深入发展:彭珮云同志在八届六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二00三年七月十七日)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异同之探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运动   理论   性别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异同之探
“无知之幕”后的正义
作者: 刘瑜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补偿性正义则   教育体制   妇女运动   高考分数线制度  
描述: 来,给你出一道题。假设你来自于火星,突然被扔到中国,你可能被扔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可能被扔到河南这样的内地省份,甚至可能被扔到西藏这样的边疆地区。不幸的是,你被扔到中国去的使命,就是去上中学,然后高考。当然了,如果你想考进北大清华这样的
辛亥时期中国新女性的呐喊——以《中国新女界杂志》为中心
作者: 谷正艳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女子报刊   辛亥革命  
描述: 20世纪初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新女界杂志》为代表的女子进步报刊在宣传妇女解放 ,倡导男女平等 ,号召、启发蒙昧于沉沉黑暗之中的中国女性挣脱封建礼制束缚 ,投身社会改革等方面 ,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动荡时世的女性:2003年4月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作者: 赵园   来源: 东方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妇女运动   中国  
描述: 讲这个题目于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正在散去之时,并非出于刻意的安排。事实上,定此题目时战事还没有起。这题目是由我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引出的。近十年来我所关注的,更是“动荡时世的男性”,因为我的课题,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对同一时期的女性命运,只是偶有涉及(即如在谈论节操问题的场合)。
高举旗帜 开拓前进——推进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
作者: 顾秀莲   来源: 求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妇女运动   中国   三个代表   小康社会  
描述: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紧密结合妇女工作的实际,努力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实现新突破,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加快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推进妇女进步与发展、促进男女平等上迈出新步伐,团结带领亿万妇女努力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