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程秀美   来源: 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结合丁玲的创作实践,着重分析了她所塑造的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展现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轨迹,表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说明妇女解放不仅要有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要铲除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同时还必须把它与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连在一起。
“五四”前后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吴艳萍   来源: 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云   祥林嫂   莎菲   妇女解放  
描述: “五四”前后一批作家所表现的新女性形象,探讨了妇女解放所走过的一条在曲折中前进的道路。从早期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到虽然软弱却依然举起个性解放大旗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再到把个性解放与社会
丁玲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
作者: 苗祎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丁玲   探索  
描述: 从单纯的个性解放到把个人斗争融入阶级斗争 ,在社会革命成功以后 ,丁玲仍执着关注妇女生活。我们可以把丁玲的探索范围分为三个阶段 :个性解放时期 ,社会革命时期和革命后。从三类女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妇女解放道路中的女性性格和命运的共同点 :不满于现实、敢于反抗、伴随着挣扎的痛苦。
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康琼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   毛泽东  
描述: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基础 ,主要包括妇女问题产生的根源、妇女解放的道路、妇女在革命和生产中的伟大作用、妇女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几个方面。
试论新中国前30年妇女运动的失误与教训
作者: 孙月冬   来源: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主体意识   平等   性别差异  
描述: 新中国前 3 0年的妇女解放运动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失误。第一 ,桎梏妇女的社会枷锁解除了 ,但精神枷锁依然存在 ;第二 ,“男女都一样”的口号造成女性主体意识的贬抑 ,阻碍了男女平等理念的现实化 ;第三 ,依附心理限制了女性素质的提高
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
作者: 杨慧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妇女解放   女子教育   教会  
描述: 近代伊始,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所兴办的女子教育,首开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先河。它倡导 天赋人权和男女平等观念,培养了第一代新式知识女性和妇女运动骨干,推动了中国女界的觉醒和社会风气 的转变,因而在妇女解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向警予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贡献
作者: 张利民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理论贡献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深切同情中国广大妇女的悲苦地位 ,积极投身到为妇女争取自由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主张妇女解放运动同国民革命运动相结合 ;高度评价劳动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主力军作用 ,积极倡导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相结合 ;呼吁妇女团结 ,主张建立统一战线和加强妇女组织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带来的几点启示
作者: 宋歌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自主选择   女权主义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的起点和社会背景与西方的女权运动有很大不同。我们应当结合中国女性的现状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来讨论和应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并参照自身的文化来进行合理的吸收 ,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国家妇女发展的模式和女权主义的经验标准来要求中国妇女 ,尊重妇女的自主选择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
试论社会主义时期的妇女解放
作者: 青长蓉   来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妇女解放   意义  
描述: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妇女解放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正视我国妇女解放的现状,分析阻碍妇女解放的原因,探讨实现我国妇女进一步解放的条件,对于推动我国妇女运动,加速妇女解放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从女权主义和妇女解放看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 曹山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   儿童文学   性别  
描述: 本论文通过对儿童文学中女性地位的透视,首先揭示了儿童文学中存在的女性受歧视、受压迫的、被动的现象,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男权体制的产物,是阶级因素和性别因素以及意识形态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建立在男权体制上的儿童文学是男权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男权统治的需要。在男权体制下,女性从小就接受了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使她们相信她们受歧视、受支配的命运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使她们学会忍受,教她们屈从于男性,整天沉迷于对白马王子的梦想世界中。显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