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权益】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回顾与展望:“北京+10”新的起点——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10”论坛综述
-
作者:
吴菁
曲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
描述:
8月29-31日,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10"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是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旨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在落实<北京行动纲领>、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研讨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对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负责同志、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妇女研究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妇女实际工作者等近300人参加了论坛.
-
回顾与展望:“北京+10”新的起点
-
作者:
吴菁
曲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10”论坛
妇女工作
-
描述:
回顾与展望:“北京+10”新的起点
-
广告应从正面体现女性美: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刘保孚访谈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化妆品
广告宣传
妇女形象
身心健康
原因和危害
妇女权益
女性形象
广告发布者
广告监督管理
-
描述:
广告应从正面体现女性美──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刘保孚访谈录本刊特邀记者李诗懿怎样正确恰当地使用女性形象成为日趋发展的广告业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刘保孚司长。刘司长认为,广告虽然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它发布于电视...
-
近现代转型期中韩妇女发展的研讨
-
作者:
晓雨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现代转型
家庭生命周期
妇女作用
转型期
妇女运动
婚姻家庭
韩国女性
妇女发展
妇女权益
妇女研究
-
描述:
近现代转型期中韩妇女发展的研讨晓雨今年7月,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韩国女子大学韩国女性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几十人聚集一堂,就共同关心的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中韩妇女在经济、法律、婚姻家庭两性关系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郑必俊教授在发言中指...
-
妇女组织:回顾与展望:中国妇女组织和国际妇女研究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研究
社会性别
组织发展
研讨会
中国妇女运动
柏林自由大学
妇女权益
妇女发展
妇女组织
女性主义
-
描述:
2010年7月5-6日,来自中国、德国、美国、丹麦、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60多位中外学者齐聚北京,召开了题为"国际妇女研究和中国妇女组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性别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组织承办,牛津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协办。
-
中国现阶段的妇女研究与决策
-
作者:
关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纲要》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国现阶段
妇女权益
妇女发展
妇女研究
-
描述:
中国现阶段的妇女研究与决策关涛本世纪七十年代未至今,是中国社会改革并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也是中国妇女研究蓬勃兴起、走向繁荣的年代。其涉足的领域、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就,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现阶段的妇女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基础理论研究,主要...
-
美国妇女:继续前进还是向后转?
-
作者:
陈一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胎权
继续前进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向后转
妇女权益
妇女权利
女性
里根
-
描述:
1991年,美国《华尔街杂志》的记者,帕里泽尔文学奖的得主、也是多家刊物撰稿人苏珊·法拉第的《阻击》(Backlash)一书在纽约出版,立即引起了妇女界的轰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妇女与性别研究所所长D·L·罗德称:“这本书以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鞭辟入里地剖析了横在妇女解放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克朗出版公司为该书写的评介称:“这本书令人震惊地揭示出过去十年间妇女在美国生活与文化中处于何等飘浮不定地境地。作者证实说,在许多方面仍是‘第二性’的美国妇女,正在被无形的鞭子逼迫着后退。一
-
学人热谈:家庭暴力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虐待家庭成员
婚姻家庭
丈夫
人身权利
妇女权益
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家庭暴力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传统文化
女性
-
描述:
学人热谈:家庭暴力本刊记者佟新,曲雯夫妻打架,古来是中国人不足挂齿的小事,何况“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古训令人难忘。尽管国家和妇女组织力求应用法律、舆论等手段保护妇女在家庭中的权益,但并不是人人对此都有明确的认识。近年来,海外学者将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