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发展历程透视
作者: 闫小青   来源: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国   20世纪   妇女文学   文学史  
描述: 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发展历程透视
唐诗与女性的研究
作者: 俞世芬   来源: 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研究   妇女文学   唐诗  
描述: 全书论述的内容其实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唐诗塑造的女性;另一是女性创造的唐诗。在唐诗的舞台上,女性一身二任,始终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既是唐诗描摹的客体,也是写作唐诗的主体。两种身份,双重使命,衍生出唐诗与女性间复杂多变的双边关系。
中国女性文学史 女性词话
作者: 谭正璧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   文学史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史》最初(1930年)是由光明书局出版的,名为《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后又多次重版,增补了大量内容,并改现名。此书专门讨论历史上的女性作者的创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讨论女性文学最权威的专著。《女性词话》由光明书局于1934年初版,专门讨论女词人及其创作。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作者: 曹新伟   顾玮   张宗蓝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妇女文学   中国   文学史  
描述: 本书将大陆与海外华文的女性写作发展史纳入了视野之中,是一部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的著作。本书既从文学史的角度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社会原因、演变过程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同时对各个时期各个区域女性文学的思想特征、艺术风格、审美趣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局限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论阐述、细致的艺术分析和科学的评价。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览论
作者: 周淑舫   来源: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   文学研究   近现代  
描述: 女性写作在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女性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却是近百年的事。文章首先对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加以简要梳理,然后联系当今文坛女性写作的现状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加以剖析,揭示其创作话语的实质。
日本女性文学史
作者: 刘春英   来源: 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史   日本  
描述: 本书将日本女性文学的总体发展历程放在广义的“文化语境”内进行解读,既对从古至今日本女性文学的成长脉络做了梳理,同时又对日本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论述。本书获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代表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女性文学
作者: 陆衡   来源: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妇女文学   教材  
描述: 本书主要是对女性文学相关理论知识和作品的介绍,吸收了国内外女性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将理论介绍与文本解读相结合,客观放映了女性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 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作者: 胡辛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妇女文学   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对中国女性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演变、兴盛等进行了系统透彻的解析与探究,从小说到诗歌,从话剧到影视剧等,均选取了十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深度。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
作者: 张帆   来源: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研究   德国   现代  
描述: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以哲学家施莱格尔、诺瓦利斯和第一代女性知识分子为中心,围绕女性展开了富有浪漫想像色彩的审美颂扬与哲学思考,具有现实与空想的双重意义,也是德国女性文学区别于流行的女权主义文学,独树一帜的本土化理论与精神资源,本专著将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选取经典作家,以史带论,以论著史,尤其考察在东西德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浪漫主义女性诗学为社会主义女性文学提供了反思自我与时代影射的审美空间,反拨和修正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也为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一个书写的视域和资源。
女神 女性 女性文学
作者: 盛英   来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人物研究   文学研究   世界  
描述: 本著作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一)对中国上古女神的特质和价值,作出整体性和个体化探究与描摹,呈现了完整的中国上古女神谱系。(二)对几位著名女性或作人格研究(如冰心),或谈印象感觉(如贝蒂.弗里丹),并含部分女作家婚恋观的个案调查报告。(三)既有对当今女作家及其作品的在场性评论,又有对女性文学热点、盲点问题的深入分析。(四)对现代文学史上被忽视的女作家安娥进行了专题研究。本书颇具文化意味,保持典雅智慧之风貌且文字清新,是近年来具有创新性、可读性的优秀女性文学论著。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