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小说《可食的女人》看妇女突围的可能性
作者: 李淑萍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妇女形象   《可食的女人》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可食的女人》中的三个女性形象,论述经济发展给妇女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
寻找自我生存的价值:略论张洁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秦丽   来源: 昭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婚姻道德观   张洁   小说  
描述: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的钟雨、梁倩等形象,刻划了新时期的女性特征、意识和生存价值观.
《浪漫街头》的女孩──孔琳
作者: 小妍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提琴手   妇女形象   头发   影片   国际电影节   男主角   女性形象   女孩   电视剧  
描述: 《浪漫街头》的女孩──孔琳小妍《浪漫衔头》是管虎继处女作《头发乱了》后的又一部反映都市青年生活的故事片。影片女主人公英子(孔琳饰)是一位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在北京某乐团的大提琴手。影片通过英子偶然邂逅面的司机发子(谢东饰)展开,故事通过两个各自对生活...
"乡村女人三部曲"笔谈
作者: 任殷   戴光晰   解玺璋   陈宝光   董新宇   饶朔光   王得后   杨国还   启之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关东地区   妇女形象   “三部曲”   文化内涵   喜剧性   地域风情   影片   女性形象   女性乌托邦  
描述: “乡村女人三部曲”笔谈洗却脂粉唤真情任殷我自影片《白雾街凶杀案》认识了导演孙沙。我知道也看过他导演拍摄的《第三个被谋杀者》、《武当》、《怪圈》、《橄榄绿屋顶》、《西门家族》……近年他又涉足电视连续剧,可谓日日耕耘,年年收获。他给我的印象是言语不多,平...
潘虹:又一个“苦角儿”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悲剧形象   封建社会   个人魅力   妇女形象   《杜十娘》   悲剧人生   人到中年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从《杜十娘》、《人到中年》到《井》、《末代皇后》,潘虹塑造的悲剧形象早已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但痴心不改的潘虹在30集电视剧《千秋家国梦》中再饰苦命女人。“与我以往所塑造的悲剧型的知识妇女形象不同的是,《千秋家国梦》中的黄兰更趋于平民一点,她完全凭着自己朴素的生活信念——我要活命,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爬行,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育成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苦命女人。” 潘虹非常偏爱黄兰这个角色,像以往一样,她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深有体会:“我认为她是剧中最为完整的女性形象。集封建礼教、学识、个人魅力于一身,是一个极不平凡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回顾
作者: 翁德修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女性作家   黑人女作家   女主人公   妇女形象   自叙体小说   美国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黑人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一黑人女性文学在美国长期被排斥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大多数的文学史或文学选读对黑人女性作家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甚至干脆避而不谈。然而,偏见和歧视并没有阻挡黑人女性作家进
论玛格丽特·劳伦斯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潘绍玺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短篇小说集   女主人公   女性独立   雷切尔   妇女形象   大学英语   《石头天使》   《上帝的玩笑》   作品  
描述: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一代文学的“教母”。她创作的长短篇小说马纳瓦卡系列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她十分关注女性主题,在每一部小说中塑造了为争取独立价值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个性、经历各异,但都坚强有力,不断以自己的行为改变着社会舆论标准。她们的探索表明了作者对生存与女性独立主题的关注,向小说接受者昭示了生存的真正意义
她们同路不同归——谈海伦·亨廷顿和子君
作者: 徐拯民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涓生   海伦   亨廷顿   妇女形象   勃朗特   鲁迅   独特艺术   婚姻自由   女性文学  
描述: 翻开漫长的英国文学史的画卷,徜徉于整个女性文学风景区,就会发现有一位女作家犹如昙花一现,29岁夭逝。尽管它的花期是那么的短暂,然而当它含苞怒放时,百花为之黯然失色,这就是声名卓著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她在1848年发表了小说《女房客》,成功地塑造了海伦.亨廷顿这一女主人公形象。无独有偶,伟大的鲁迅先生在1925年写出了《伤逝》,他以深邃的思想创造了“子君”这一妇女形象。海伦和子君是两位不同时代的异国作家所塑造的具有独特艺术美和悲剧美的艺术形象。她们浸透了作家主观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