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工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97 条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山东妇女工作
-
作者:
梁家贵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
妇女工作
-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积极开展山东妇女工作,主要包括提高广大妇女的物质及政治文化水平、发展壮大妇女组织、动员妇女支持抗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山东妇女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产生了不利影响, 中共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确保了妇女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
回顾与展望:“北京+10”新的起点——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10”论坛综述
-
作者:
吴菁
曲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
描述:
8月29-31日,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10"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是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旨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在落实<北京
-
论抗战期间的妇女动员
-
作者:
唐秀平
来源: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动员
妇女运动
抗战
妇女工作
-
描述:
抗战改变了中国妇女素来缺乏动员的状况。通过采取政治动员、组织动员和妇女干部动员的方式,中国妇女最大限度地被动员组织起来,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国共之间的摩擦、主观主义的工作作风和国统区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也影响了对妇女进行更有效的动员。
-
发挥执委作用 推动创造新业绩
-
作者:
郭志斌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中国
妇女干部
妇女工作
-
描述:
发挥执委作用 推动创造新业绩
-
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妇女工作的推进
-
作者:
唐舒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妇女工作
推进
-
描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心和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他们从我国社会的现状和妇女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对新时期的妇女和妇女工作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妇女运动的理论,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和妇女工作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990年,江泽民首次在全党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理论,不仅有力地回应了当时社会上时而泛起的形形色色的错误
-
回顾与展望:“北京+10”新的起点
-
作者:
吴菁
曲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10”论坛
妇女工作
-
描述:
回顾与展望:“北京+10”新的起点
-
理解、比较与分享:亚洲妇女学的崛起
-
作者:
杜芳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妇女学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理解、比较与分享:亚洲妇女学的崛起
-
理解、比较与分享:亚洲妇女学的崛起——“亚洲妇女学丛书”述评
-
作者:
杜芳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妇女学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从亚洲妇女学的兴起和"丛书"的发行谈起2005年6月23日,当第九届世界妇女跨学科大会(ww2005)进入高潮之时,大会主办者--梨花女子大学的同行又给2800名与会者一个惊喜--"亚洲妇女学
-
基层组织建设 :新疆农五师八十一团妇联为妇女工作搭建平台
-
作者:
李屏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层组织
妇联组织
新疆农五师八十一团
妇女素质
妇女工作
-
描述:
为了提高全团妇女整体素质,服务团场工作大局,八十一团妇联从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报酬落实等方面进行不懈努力:1、对全团妇女组织进行整顿和调整。各单位民主推选出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负责,事业心强
-
基层妇女工作: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施城乡妇联发展共建计划
-
作者:
江小娇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层妇女工作
台州市
妇联组织
椒江区
浙江
妇女工作
-
描述:
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唱响“妇”字特色,凸显“妇”字业绩,台州市椒江区妇联实施城乡妇女发展共建计划,该计划以“姐妹携手共谋发展”为主题,面向全区各妇女组织、专业合作社、团体会员以及广大妇女,本着“各就所需,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双赢互动”的原则,通过开展政治共建、经济共建、文化共建三大系列共建活动,初步实现城乡妇女弱弱共进、强弱互动、强强联合的共建目标。首批共建对象为40对,有经济强村,也有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