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性颠覆”的伦理解读
作者: 龙云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自主   性颠覆   自由  
描述: 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同性恋描写一直颇有争议。从沃克作品中的性颠覆所指入手并结合伦理学观点进行剖析可以对艾丽丝·沃克这种不同寻常的性颠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借助伦理视角可以看出艾丽丝·沃克真正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创建获得真正自由和个人主体性的新式女性形象。
艾丽丝.沃克“性颠覆”的伦理解读
作者: 龙云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自主   性颠覆   自由  
描述: 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同性恋描写一直颇有争议。从沃克作品中的“性颠覆”所指入手并结合伦理学观点进行剖析可以对艾丽丝·沃克这种不同寻常的“性颠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借助伦理视角可以看出艾丽丝·沃克真正 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创建获得真正自由和个人主体性的新式女性形象。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妇女文学和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写作视野广泛,作品涉及种族、性别、社会、历史、人性等领域。沃克的写作风格表现为她是一位反传统的作家,正是由于在《紫颜色》中沃克巧妙地运用了这一风格,她获得了1983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和
莫里森笔下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妇女主义解读
作者: 王晓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原型人物成长之旅   《所罗门之歌》   颠覆成长主义小说传统  
描述: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称自己为:“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种族、文化和性别特征。《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小说,曾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为她捧回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公认为是标志着她文学创作走向熟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此前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所有作品的主角都是女性人物,《所罗门之歌》是她唯一围绕男性人物作为主人公展开故事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她采取了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模型展开叙事。自发表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它视为莫里森创作理
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
作者: 许瑛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种族主义   妇女主义   非洲中心主义   反性别主义   人道主义  
描述: 艾丽斯·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是专门用来指黑人妇女或有色人种妇女的思想,是"献身于实现所有人民的,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美的主义."妇女主义以其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等特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挣脱两性枷锁,回归和谐大同:《他们眼望上苍》的妇女主义解读
作者: 闫丽颖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压迫   妇女主义   左拉·尼尔·赫斯顿   种族歧视   和谐关系  
描述: 左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小说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描写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下的黑人妇女所受到的不仅是白人男性的压迫也受黑人男性的欺凌,塑造了一位与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主人公珍妮,为争取自己做人权利所付出的艰辛,是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抗议文学风靡的时代,这篇小说在黑人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她的婚姻状况的变化发映出她不断反抗压迫、追求自我、并最终
《紫色》中西丽的觉醒历程
作者: 孙延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独立   觉醒   艾丽斯·沃克   姐妹情谊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是一个多产作家,其作品主要包括包括小说,诗歌,散文集等,她于1982年发表的小说《紫色》是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小说。这部小说在美国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她为此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奖。这部小说还在1984年被导演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给艾丽斯·沃克带来了世界荣誉。她还首创了新的名词“妇女主义”以此来区别于以前的“女权主义”。本论文从妇女主义和姐妹情谊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西丽的觉醒历程,分析了《紫色》中的女主人公西丽如何从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