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姜文电影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徐雅宁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涉及电影、文化、性别等多个领域不同流派的理论和实践创造,试图颠覆传统的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电影语言,建立起女性电影独特的叙事话语。姜文电影多以强硬男性主人公为中心,其作品中女性形象只是男性世界的陪衬,是男权文化的反映。对姜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探讨其如何被简化为一个符号或景观而存在于男权世界的阴影中。
-
解读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
-
作者:
闫欣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女权主义
民族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的影响。她的小说从题材到主题都渗透了民族女权主义思想。她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美国社会最低层,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血有肉的新一代黑人女性形象。她呼吁社会改变对黑人女性性别角色的限制,同时希冀黑人妇女除历史与
-
《黑暗的心》中非洲女人的女性解读
-
作者:
丁燕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的心》
批判
非洲女人
女权主义
-
描述:
《黑暗的心》自发表以来备受关注,小说中的非洲女人更是引发了无数争议。康拉德在小说中通过对非洲女人的独特的称谓,武士的着装,多重含义的沉默和自我克制的美德等细节描写塑造出一位积极的女性形象,巧妙而深刻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和社会性别问题,揭露了父权帝制对非洲和女性的双重殖民,由此表达了康拉德对女性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
父权传统下反抗的新女性:韦瑟罗尔奶奶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刘玉婷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权主义
凯瑟琳·安·波特
-
描述:
波特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描述了主人公韦瑟罗尔奶奶在临终前一天的心理活动,回忆了她走过的八十年的坎坷历程。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主人公勇敢反抗父权社会,战胜生活不幸,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女性形象。
-
大众媒介对女性美标准的塑造:以《女人我最大》为例
-
作者:
廖惠
冯小宁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我最大
女性美标准
女权主义
-
描述:
本文以风靡海峡两岸的时尚美容类节目《女人我最大》为例,结合传播学理论从女权主义视角探析当今大众媒介对女性美标准的塑造过程。结果发现《女人我最大》从节目话题设置和心理暗示性元素的使用两个方面打造完美
-
刘索拉小说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赵娅婷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刘索拉,音乐家,极富个性的业余女作家,其文学作品常给人新奇与震惊。她近期的两部小说风格迥异,既有满含沧桑、充满文化反思的女性悲剧意识的历史题材,又有洋溢着生命力的现代经典爱情主题,都无不其新锐的先锋姿态和不倦的探索精神。而这两部作品中的共同之处体现在对女性历史、命运以及个性的悲悯和关怀。
-
《沙鸥》《青春祭》与《人·鬼·情》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
作者:
高娃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
描述: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的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中国虽没有系统的女权理论,但已有女性观念。在当代中国的女性导演中,首数张暖忻和黄蜀芹,她们的代表作《沙鸥》《青春祭
-
从《蝴蝶梦》看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两性关系视角
-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
后精神分析
达夫妮·杜穆里埃
-
描述:
传达了她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并折射出"双性同体"的特征,对瓦解父权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论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女权主义和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阐释达夫妮.杜穆里埃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并以《蝴蝶梦》为例分析其看待两性关系的视角。
-
从西方女性文学看女权主义法律观的变迁
-
作者:
桂萍
殷相印
来源:
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法律观
女性文学
-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生动地再现了西方各个时期特定时代的典型女性形象,并以其独特的文艺品质和蕴涵其中的法律文化精神和伦理价值指向,为西方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演绎提供了最好的伦理阐述。基于女权主义文学
-
浅谈《红楼梦》中的女权主义:以王熙凤、贾探春为例
-
作者:
蒋丽丽
来源:
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王熙凤
贾探春
-
描述:
王熙凤和贾探春是曹雪芹着力刻画的两个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她们的行为举止、性格情操等,探讨这两个女性人物的叛逆性格以及她们对男性中心社会所进行的女权主义抗争,以便更进一步理解曹雪芹蕴藏在《红楼梦》中女权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