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8 条
-
《妾的儿女》——三代华裔女性身份的变迁
-
作者:
宿丹
曹丽炜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妾的儿女》
华裔
女性
-
描述:
加拿大作家郑霭玲的家庭自传体作品《妾的儿女》真实反映和再现了几代华裔在海外的真实生存状况。其中更是详细刻画了梅英-阿杏-“我”三代华裔女性的身份地位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女性的生活状况,旨在探究作者在作品中刻画的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
-
浅析《玩偶之家》中的女性自我牺牲情结
-
作者:
周馥婧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牺牲情结
《玩偶之家》
易卜生
女性
-
描述:
自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学派以来,心理学为文艺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本文从女性的自我牺牲情结这一心理现象入手,探讨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经典之作《玩偶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并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
老舍小说中女性死亡叙事的创作主旨探析
-
作者:
马志强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舍小说
死亡叙事
创作主旨
女性
-
描述:
死亡叙事是作者对死亡主题的表达。老舍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读者塑造了众多身份各异的死亡女性形象,这些死亡叙事形成了老舍创作的一个独特叙事手法。从社会、女性自身、作家的男性经验及悲剧观三个角度,来探索死亡叙事的深层文化意蕴,有利于从整体上深刻把握老舍小说的创作主旨。
-
审视女性之美,瘦是一种风尚
-
作者:
宋晶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瘦
审美取向
女性
-
描述:
女性对于瘦的追求是一种流行风尚,这种潮流从未间断过.从中国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来看,不管是魏晋的瘦骨清象,唐代的雍容丰腴,宋元的轻盈娇小,还有清代的瘦弱无力.无论这种瘦体现的是高古、健康、保守或病态.对于女性的审美,瘦一直是衡量的标准之一.
-
女人眼中的女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
作者:
陈娟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女性
-
描述:
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废奴运动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分析这位女性作家笔下所塑造的多个女性形象,她们不仅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道德规范方面也起着主导作用。
-
论《红楼梦》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
作者:
韩博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婚姻爱情观
女性
-
描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拥有高度思想性的作品,高举反封建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大旗,通过对以荣、宁二府为主的四百多位女性的形象塑造,深刻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禁锢以及女性对爱情的诉求。本文就《红楼梦》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
-
浅析希腊神话中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
作者:
栾熙彦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腊神话
悲剧
女性
-
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有丰富的女性形象,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女性命运悲剧,而女性的命运悲剧则大多来源于不幸的爱情与婚姻,以悲剧的方式展现着命运的决定论。文章想通过分析其中的女性的悲剧事例,即她们所遭受的爱情悲剧、婚姻悲剧与母性悲剧角度,解剖其中折射出来的现实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实质。
-
浅析莫言中篇小说《欢乐》中的两类人物形象
-
作者:
陈亚琼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莫言
狂人
女性
-
描述:
1987年莫言于《人民文学》上公开发表的中篇小说《欢乐》,曾饱受争议。小说通过着力塑造围绕着主人公齐文栋的两类人物形象,分别是以母亲、鱼翠翠为代表的女性形象和以高大同为代表的狂人形象,展现了齐文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齐文栋走上自杀、寻求欢乐之路的必然。
-
浅析《马丁·盖尔归来》
-
作者:
黄利利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微观史学
《马丁·盖尔归来》
女性
-
描述: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成功运用微观史学的方法写作的《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6世纪法国农村的风貌、法律、家庭、宗教等历史事实,成功塑造的贝特朗这一女性形象,更是将当时法国农村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
浅析莫言中篇小说《欢乐》中的两类人物形象
-
作者:
陈亚琼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莫言
狂人
女性
-
描述:
1987年莫言于《人民文学》上公开发表的中篇小说《欢乐》,曾饱受争议。小说通过着力塑造围绕着主人公齐文栋的两类人物形象,分别是以母亲、鱼翠翠为代表的女性形象和以高大同为代表的狂人形象,展现了齐文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齐文栋走上自杀、寻求欢乐之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