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 条
-
论《人生的枷锁》中女性的“他者”形象
-
作者:
李志越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人生的枷锁》
毛姆
女性
-
描述: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著名作家萨默赛特·毛姆的代表作,该作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凯里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人生束缚。此外,小说塑造了众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她们在菲利普的成长中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玫瑰的“绽放”——谈谈《玫瑰门》的女性成长
-
作者:
杜颖莹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母性
女性
-
描述:
如题眼的喻言所示,《玫瑰门》以苏眉的叙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在“文革”这一特殊年岁中沉潜的、色彩各异的三代女性形象。所有的门都是冰冷的拒绝又有一种妖冶的诱惑:司猗纹如同妩媚狰狞的罂粟花,在向男权社会
-
少数民族作家笔下的爱和女性
-
作者:
李美皆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之爱
少数民族
女性
自我觉醒
-
描述:
少数民族作家笔下塑造的众多的女性形象,均具有地母一般宽厚温暖的胸怀。本文通过对回族李进祥《带着男人去北京》、蒙古族扎·哈达《三杯班萨尔》、土族鲁玉梅《苍生》、维吾尔族伊力哈木·赛都拉《楼房里的老人
-
论方方小说对话性缺失下的女性自我困囿
-
作者:
王庆全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话性
“唯我型”独白
女性
自我困囿
-
描述:
在方方的部分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在家庭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的压抑下,往往以言语甚至是身心自戕的方式向既成的男权话语体系发起挑战。然而,这些女性形象在“挑战”过后并未获得自身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力,反而,其
-
女性与革命——孙犁20世纪40年代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张博文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革命
女性
-
描述:
孙犁20世纪40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产生,其建构的过程和意义都显示了强烈的革命意识形态。孙犁以“落后”“先进”的革命话语将女性纳入到宏大历史叙事中,并标明其形象的塑造重在指向
-
审视女性之美,痩是一种风尚
-
作者:
宋晶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取向
痩
女性
-
描述:
女性对于痩的追求是一种流行风尚,这种潮流从未间断过。从中国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来看,不管是魏晋的痩骨清象,唐代的雍容丰腴,宋元的轻盈娇小,还有清代的瘦弱无力。无论这种痩体现的是高古、健康、保守或病态。对于女性的审美,痩一直是衡量的标准之一。
-
《妾的儿女》——三代华裔女性身份的变迁
-
作者:
宿丹
曹丽炜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妾的儿女》
华裔
女性
-
描述:
加拿大作家郑霭玲的家庭自传体作品《妾的儿女》真实反映和再现了几代华裔在海外的真实生存状况。其中更是详细刻画了梅英-阿杏-“我”三代华裔女性的身份地位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女性的生活状况,旨在探究作者在作品中刻画的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
-
浅析《玩偶之家》中的女性自我牺牲情结
-
作者:
周馥婧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牺牲情结
《玩偶之家》
易卜生
女性
-
描述:
自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学派以来,心理学为文艺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本文从女性的自我牺牲情结这一心理现象入手,探讨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经典之作《玩偶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并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
老舍小说中女性死亡叙事的创作主旨探析
-
作者:
马志强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舍小说
死亡叙事
创作主旨
女性
-
描述:
死亡叙事是作者对死亡主题的表达。老舍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读者塑造了众多身份各异的死亡女性形象,这些死亡叙事形成了老舍创作的一个独特叙事手法。从社会、女性自身、作家的男性经验及悲剧观三个角度,来探索死亡叙事的深层文化意蕴,有利于从整体上深刻把握老舍小说的创作主旨。
-
审视女性之美,瘦是一种风尚
-
作者:
宋晶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瘦
审美取向
女性
-
描述:
女性对于瘦的追求是一种流行风尚,这种潮流从未间断过.从中国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来看,不管是魏晋的瘦骨清象,唐代的雍容丰腴,宋元的轻盈娇小,还有清代的瘦弱无力.无论这种瘦体现的是高古、健康、保守或病态.对于女性的审美,瘦一直是衡量的标准之一.
<
1
2
3
...
7
8
9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