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8 条
-
凌淑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列
-
作者:
叶维蒂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淑华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凌淑华的小说呈现出多姿的女人世界,以其独特视角对准生活高门巨族中的婉顺女性进行创作。在小说中凌淑华有意识的让女性人物形象从小孩、少女、妻子、母亲等各年龄阶段来进行描写。从孤独的童年、少女的寂寞、做妻子的忧虑、母亲的艰辛,以及老年的悲哀,来表现女性一生的不幸。
-
欧茨小说中的边缘女性形象
-
作者:
高颖娜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男权社会
边缘
女性
-
描述:
由众神之父宙斯所统治的奥林匹斯神系,是一个按人类父系氏族社会的模式构建的神话世界。女性在丧失了女权至上意识的社会主宰地位之后,既不甘心也不愿意屈从男性控制的社会统治权威,两性关系整体上处于一种激烈
-
从新疆吐鲁番出土壁画看景教女性信徒的虔诚
-
作者:
葛承雍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景教
吐鲁番
女性
-
描述:
本文首次探讨了叙利亚基督教东方教会入华后景教女性的信仰虔诚问题,在原始文献奇缺的情况下,利用吐鲁番出土壁画中女性形象作为切入口进行了初步研究,涉及到东方教会东渐过程中女性信息缺失的原因,在与唐代佛教
-
《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
-
作者:
王柳芳
来源: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形象
洛阳
女性
-
描述:
《洛阳伽蓝记》生动地描绘了北魏各阶层的女性,上至太后、公主,下至婢女、伎女,各有记述。杨衒之具有极强的儒家思想,批判了贵族妇女的贪婪、淫乱。他赞扬贞操女子,并没有轻贱女性的意识,颇嘉许妇女之多才多艺。所记奇闻秩事,用意颇深,展现了北魏社会对女性的看法。
-
束缚与反抗:爱伦·坡与艾米莉·迪金森死亡诗中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琳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莉·迪金森
死亡诗
爱伦·坡
女性
-
描述:
美国19世纪伟大诗人爱伦·坡与艾米莉·迪金森都喜欢写死亡诗,但两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迥然不同,分别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的被束缚的和奋起反抗的女性。
-
欲将心事付瑶琴:曹文轩小说中女性形象古典美的建构
-
作者:
付红妹
来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文轩
小说
女性
古典美
-
描述:
曹文轩在创作中无疑是偏爱女性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偏爱女孩的,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这样的女性形象。曹文轩是把自已的文学追求、美学理想交付于这些充满古典诗意的女子来完成的。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作家在创作中对优美的执著;承载着作家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折射出作家对人类当下生存境况的关注与追寻。
-
妖魅的“爆谷女神”:作为中国奇幻电影类型元素的女性角色
-
作者:
林超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奇幻电影
女性
-
描述:
近期奇幻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热度不断提升,伴随着新的特效技术与叙事方式,其中的女性形象在延续原本的类型范式基础上,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势态。本文通过对于奇幻类型中“妖女”、“倩女”及重塑的”女神”三类角色的讨论,来分析其对于女性身体、道德及主体意识的揭示,以及隐含的商业类型片发展规律。
-
沉沉夜色 寂寂朗星:亚瑟王传奇中女性形象
-
作者:
苗勇刚
贾宇萍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瑟王传奇
中世纪
女性
-
描述:
女性,在几千年人类文化史中一直作为一个次要角色而存在。然而在以黑暗中世纪为背景的亚瑟王传奇中,滤去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骑士文学的浪漫与精彩,几位伟大的女性形象却如同夜空中的几颗朗星,展示给我们探索
-
女性的自敛:以“妇德”为尚:《三国志通俗演义》女性形象例谈
-
作者:
李会转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敛
《三国志通俗演义》
妇德
女性
-
描述: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多被男性们物化。当男性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俯视女性的时候,女性们自己也往往屈从于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所特有的禁锢女子的思想意识,由它塑造,自觉不自觉地以此“妇德”标准来
-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姜明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明大意
可歌可泣
政治工具
女性
-
描述:
《三国演义》是一部男性"一统天下"的小说。作为小说中的女性,历来不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但她们在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貂禅被利用为除掉董卓的政治工具。吴太夫人辅佐幼子孙权,为江东的百年的基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糜夫人和徐母的舍生取义,更是为后人所传诵。一部《三国演义》,演绎了一代女人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