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吴秀华   来源: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古典小说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河北师大文学院资助:本书共分八章,论及女性形象的方方面面,涉及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以及爱情、婚姻、贞操等观念,反映了明末清初文化史的新发展,还将女性形象与男性作家联系起来加以全面探讨。
尤金·奥尼尔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沈建青   来源: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戏剧文学   奥尼尔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以奥尼尔女性形象为专题,以作品为依据,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奥尼尔笔下女性形象及其变化发展,深入讨论了这位剧作家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艺术成就及其价值。
安多纳德:温柔而凄凉的法国文学女性形象:《约翰·克里斯杂夫》]
作者: 戚鸿峰   来源: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   约翰·克里斯朵夫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  
描述: 安多纳德是罗曼·罗兰的不朽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中重要性仅次于葛拉亚齐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多纳德人物性格特征形成过程的分析,归纳了安多纳德人物形象的特点-温柔而凄凉,并且分析了安多纳德文学形象的永恒意义.
揭开女神的面纱:中国当代电影文学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欧阳小昱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电影文学剧本   当代   人物形象   女性  
描述: 在现代工业扶持下,视觉文化已势不可挡地崛起于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美国社会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文化是视觉文化,声音和场景,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由此,对电影文学创作进行相应的研究探索,符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人文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左传》中妇女形象的性格魅力及其成因
作者: 王岗   来源: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魅力   《左传》   社会地位   成因   女性   婚姻生活  
描述: 左氏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性格魅力,在于她们的卓越智慧、大胆抗争、感情至上。其性格魅力的生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原因:社会动乱导致的传统法制、道德的崩溃;以周礼为核心的婚姻制度与传统习俗并存的婚姻生活环境。本文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左传》女性形象文学意义的注意。
现代女性的艰难历程——浅析“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
作者: 孟显智   来源: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五四”时期     女人   现代女性   女性  
描述: 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人”的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意识的复苏。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女性→人→女人的艰难历程。本文就此问题对庐隐、冯沅君、丁玲、凌淑华等“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女性形象作一浅析。
圣经文学——缤纷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卷
作者: 胡平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宽容   宗教观   民族观   道德观   圣经文学   女性   民族英雄  
描述: 圣经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 ,表现了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道德观。女性人物形象研究是完整地认识、理解、欣赏博大精深的圣经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
色彩诊断 风格转型 美容美发业第三次流行风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学美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咨询   诊断   人工   行风   流行   抢购   美容美发业   中国   行业   女性  
描述: 时下,色彩咨询.这个风蘼欧美,日本的女性扮靓技巧,正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全国迅速淹行开来,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西蔓女士著的《女性个人色彩珍断》一书被抢购一空,普通百姓们在欣喜万分的同时,后悔穿错半生
乳腺癌与晚育有关
作者: James   Meikle   沈之   来源: 英语文摘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乳腺癌   参考译文   晚育   风险预计   月经   肿瘤外科   生育   几率   患病   女性  
描述: [参考译文]一项涉及91000名法国女性的研究证实,经期开始得早,没有生育,或者晚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大。这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其对象是40到65岁的女性,其中大部分是教师。研究表明
空间的建构与想象
作者: 朴姿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想象   上海   空间   教育   社交   休闲   家庭   消费   日常生活   女性   住宅  
描述: 本文将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及其日常生活的建构过程,置于一个更为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为此,论文专门探讨“女性”及“女性生活”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如何形成、如何构造;与此同时,论文还考察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