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旻菲   来源: 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少女   女性  
描述: 女性问题是中国社会始终关注的问题。沈从文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直关注女性的命运。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所描述的那个既具有丰富内涵又色彩斑斓的女性世界。我们从他的字里行间能
杜拉斯笔下主体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沈静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痛苦   疯狂   女性  
描述: 的时候,他回答:绝对是这样。在杜拉斯的小说里,女性占主要地位。她的小说整体建立于三个伟大的女性形象之上,即劳儿.v.斯坦茵,女乞丐以及安娜-玛丽.斯特雷泰尔。这三个年龄不同、社会出身不同、命运不同的女人,构成了杜拉斯作品的考古学[1]183。
万艳同悲:曹禺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芝秀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曹禺   女性  
描述: 在戏剧家曹禺的笔下,大致有以下三类女性形象:一是受到新思想的感召,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开始觉醒,开始具有反叛意识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如繁漪、陈白露、愫方、瑞贞等。二是旧中国受侮辱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如侍萍
透过韩剧看韩国传统女性形象
作者: 全银花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韩剧   女性  
描述: 大多数韩剧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韩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为自我奋斗型、为国捐躯型、我胖故我在型、复仇在我型4种类型。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怀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识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意识   女性  
描述: 本篇论文以张爱玲的巅峰之作《金锁记》为切入点,以张爱玲过早的经历人生的大喜大悲以及对人生抱有热情而荒谬的幻想为背景,分析了作品中最典型的女性形象——曹七巧的悲剧人生,从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婚姻生活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悲剧意识的成因。
李清照诗词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美
作者: 鲁渊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形象美   女性  
描述: 李清照以非凡的才华,在诗词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不论是天真活泼、聪慧过人的少女,还是情感细腻、婉约深情的少妇;不论是洒脱不羁、卓尔不群的才女,还是饱经忧患、不忘故国的孀妇,都展现出她生命和灵魂的全部美。
宋诗中女性形象锐减的原因探析
作者: 严铭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诗   减少   女性  
描述: 唐代是诗的高峰,也是用诗再现女性的高峰,而到宋代,文人用以表现女性角色的诗已走向衰势。本文意在从体裁特色、社会风尚、理学思想、后宫管理、文人的理趣追求等角度探寻宋诗中女性形象锐减的原因。
试析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王玲玲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种族歧视   黑人   女性  
描述: 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她的小说中刻画出一系列黑人女性形象——从饱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女性形象到传承本土文化、具有群体保护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皆有血有肉特征鲜明,再现了黑人女性的生活,展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正是莫里森作品的魅力所在。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美红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女   天使   二重性   女性  
描述: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有天使,也有妖女,不同的是,他笔下的天使拿起了手中的武器,而妖女却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他继承了天使与妖女的二重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这一模式。
论元杂剧中女性形象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原因
作者: 叶利伟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杂剧   自我意识   女性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塑造了一批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性格鲜明,不卑不亢,对自由和爱情有着执著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出不同程度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审视这种意识觉醒的原因,对于理解元杂剧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 1 2 3 4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