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90 条
-
新闻传媒报道中的女性歧视及其根源
-
作者:
张谊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歧视性语言
性别歧视
网络传媒
女性
-
描述:
通过数据分析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语言,可将其分为物化售卖女性、差异女性和标签或矮化女性,比较以及考察国内排名靠前女性网站刊载的新闻报道内容,分析了传媒对女性形象带有歧视性的塑造。认为
-
论晚清小说中的性别表述
-
作者:
王青
张茂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国富民
晚清
小说
性别
女性
-
描述:
晚清之际,知识分子响应着当时"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努力塑造"新女性"的形象,因为在进步知识分子中富国强民的意识非常强烈,所以,在国家民族想象中的女性被赋予救国、富民的理想人格,表现在文学文本中的女性
-
以女性的独特笔触直抵中国传统女性的悲情人生
-
作者:
李新新
孙杰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兰河传
悲剧
萧红
生死场
女性
-
描述:
萧红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现代女作家,其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深深扎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土壤,将创作笔触深入农村的悲苦生活,以其散文化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与悲剧色彩。
-
以女性的独特笔触直抵中国传统女性的悲情人生:从萧红的《生死场》到《呼兰河传》
-
作者:
李新新
孙杰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兰河传
悲剧
萧红
生死场
女性
-
描述:
萧红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现代女作家,其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深深扎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土壤,将创作笔触深入农村的悲苦生活,以其散文化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与悲剧色彩。
-
印度:性别岐视,积弊沉疴
-
作者:
程蒙
范清刚
来源:
新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感
积弊
印度
性别
女性
-
描述:
这里的女人没有安全感 砂粒漂随,环佩叮当,头巾下是谜一样深邃的眼眸。这曾是我们印象中独具魅力的印度女性的形象。然而,印度这样一个被恒河水哺育和保护的国家,对于许多女性而言,却像是蕴藏着危险和恐怖一样的黑暗。
-
论中国影视中男性导演的“女性代言”:谢飞部分电影管窥
-
作者:
王希娟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演
代言
影视
男性
女性
-
描述: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时刻关注着女性形象,体现着女性命运。然而在大部分影片中,女性是以"被看"的形象出现的,其存在的价值是展现男性的魅力、满足男性的欲望。然而,也有不少影片体现了创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
半边天空的放晴——结合人物形象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岳春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女性意识
偏见
傲慢
女性
-
描述:
塑造了大量经典人物形象,特别是将女主人公雕琢成为一个完全区别于书中其他女性角色的独立自信、理性且充满智慧的新女性形象。
-
男性权威下的女性荣光--《圣经》中的女性主义书写新解
-
作者:
王闰闰
来源:
英语广场(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圣经
女性主义
男性
女性
-
描述:
近现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女性主义理论的逐步完善,女性主义圣经批评俨然成为西方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学批评范式。作为西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奠基性著作,《圣经》对于西方女性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
以张爱玲笔下《金锁记》(兼《怨女》)为例看女性毁灭根源
-
作者:
谷然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张爱玲
歇斯底里
金锁记
女性
-
描述:
在张爱玲所生活的时代,封建地主、殖民者、买办资产阶级等各种社会势力交替纠缠,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由此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社会女性的更为丰富生动的女性形象.张爱玲对女性面对各种家庭变革、社会转型的心理及
-
试论孟子哲学中的女性观
-
作者:
石双华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
色
婚姻
礼
女性
-
描述:
孟子继承了孔子之学,其对女性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孔子的影响,其思想中表达了对“色”的肯定与理解;孟子从婚姻血缘关系出发,认为男女结合应该遵守相应的规范,符合“礼”的要求,但是对于两者结合的规范
<
1
2
3
...
21
22
23
...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