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8 条
-
淡淡的哀婉之美
-
作者:
张伊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悲剧
《诗经》
《国风》
女性
-
描述:
《诗经•国风》部分涉及女性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共有七十七首,塑造出了一大批光辉夺目的女性形象,其中遭遇爱情悲剧的女性就有近三十位。她们热爱劳动、眷恋家庭,然而在爱情生活中却往往有着悲惨的遭遇。本文主要从女性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女性特有的心理因素的分析,探究造成她们爱情悲剧的主观、内在原因。
-
女性的觉醒——谈万方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房萍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悲剧
命运
女性
-
描述:
万方以女性作家的自觉 ,对女性命运给予了独到的关照 ,通过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索 ,即人性的探索 :魔鬼性、神性、人性 ;女性觉醒过程的探索 :女性主体性的丧失、恢复、挚守 ,并且两个方面最终统一于女性解放的话题上。
-
浅析茨威格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塑造
-
作者:
孙雪竹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塑想
茨威格
小说
女性
-
描述:
以描写女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是以挖掘处于无意识激情中的女性心理、展示女性生活遭遇和情感见长的作家,恐怕非茨威格莫属了。他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致力于女性心灵的开掘,塑造
-
女性维系下的父权
-
作者:
崔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修道士》
安布罗斯
女性
-
描述:
女性在18世纪哥特小说被放置在显著且重要的位置。在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中的女性形象在父权代表人物的去宗教化和帮助父权制代表人物安布罗斯完成了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试图以男主人公安布罗斯的毁灭之路为线索,来窥视女性之于父权制度在18世纪英国的状况。
-
《水浒传》女性群像论
-
作者:
徐辉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英雄
《水浒传》
女性
-
描述: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屈指可数,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即“淫妇”与“女英雄”,而小说中对这两类女性的描写走上了两个无法交汇的极端,以至于使女性形象的塑造过于偏激,而这种极端化的女性定位既是一定程度上出自作者叙事建构的需要,也是作者矛盾妇女观的呈现,更是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英雄世界的需要。
-
论简·爱与林黛玉之异同
-
作者:
何娟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简·爱
林黛玉
女性
-
描述: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简.爱》中的简.爱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两个非常鲜活而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勇敢地冲破封建禁锢,以大胆的叛逆精神热情地追求爱情和个人幸福。她们叛逆的爱情,无不
-
浅谈《简•爱》中女性的独立形象
-
作者:
蒋颖异
李颖杰
张彩芬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简·爱
女性
-
描述:
《简·爱》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小说以女主人公简·爱一生的遭遇为线索充分展现了一位坚强勇敢,追求自由平等,性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引发了人们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思考。本文主要针对小说中女主人公性格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这一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
浅析《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
作者:
范明燕
来源:
中国科技纵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
社会
女性
-
描述: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戴着黄金的枷锁伤人害己,疯狂、变态的曹七巧形象。 本文主要从社会层面分析曹七巧从一个充满青春气息,泼辣粗鲁却自由开心的小业主家的女儿,变成一个自私、工于心计、没有朋友、没有爱、没有人情味甚至有些变态的“这一个”女性形象。
-
宋之词媚与女性之美
-
作者:
王慧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宋词
社会形态
女性
-
描述:
文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属于它的诗词,也不会独立存在,它们也是为政治服务的。在各种各样的因素,有一种现象或者说形象,即女性与宋词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将通过论述宋词及女性形象在其中的作用,来简要说明词的特色及与其相关联的女性的地位。
-
社会“镜像”中的女性认识之悖
-
作者:
宋新军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形象及认识
悖谬
女性
-
描述:
作为社会性别中"他者"的女性,是以被扭曲的"镜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在主流话语的浸染下,长期以来,女性形象及认识仍存在着悖谬之处。这主要包括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不息与依附传统观念之悖;女性的情感特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