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林海音小说中的“男性失声”现象
作者: 范鹤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在场   失声   五四传统   女性  
描述: 林海音在作品中用女性视角集中塑造出一批丰满的女性形象,笔法温暖动人。但与之对立的是,林海音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通常十分单薄,甚至在文本中时常以被忽略的形态展现出来。
从哈代笔下的女性人物看哈代的悲剧宿命观
作者: 刘丽阳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宿命观   悲剧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哈代笔下几位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所处的时代和作者的男权思想是制约她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她们的坎坷命运充分体现了哈代独特的悲剧宿命观。
浓雾寒夜笼罩下的悲剧女性:巴金《寒夜》中曾树生形象解析
作者: 孙敏   韩媛媛   刘群   来源: 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寒夜笼罩   形象分析   女性  
描述: 曾树生是巴金《寒夜》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她有着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尽管她背弃了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有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但是她仍然以男性为其生存的支撑,其实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她最终回到“家
唐传奇女性爱情命运殊同解读
作者: 张建伟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命运   唐传奇   女性  
描述: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在唐传奇中,许多女性的形象通过一个个传奇故事被塑造成一种典型形象,如崔莺莺、霍小玉、步飞烟、红拂等。这些女性的形象各有特点,她们自身的爱情命运也大不相同
茨威格与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堕落:以《变形的陶醉》和《沉香屑·第一炉香》为例
作者: 崔芹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堕落   茨威格   女性  
描述: 茨威格是西方文学史上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张爱玲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传奇。两人跨越不同的国度,但文学创作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刻画。本文仅以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和茨威格笔下的克里斯蒂娜两位女性走向堕落之路的过程来加以解析。
论《巴黎圣母院》中女性的抗争意识
作者: 王馨颐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抗争   女性  
描述: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其中塑造了爱斯梅拉尔达这一美丽绝伦、纯洁善良,并且具有丰富意蕴的女性形象。爱斯梅拉尔达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抗争意识的女性,突出表现
《男人帮》的男权主义分析
作者: 刘冠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人帮》   权利   男性   女性  
描述: 《男人帮》所探讨的是一个个并不严肃的爱情故事。无论是女性形象的探讨,还是男性情绪的表达,都可以看出《男人帮》不过是通过一个个过家家式的爱情故事讲述一个男权主义建构下的社会形态。
温柔的忍受者:茨威格作品中的女性研究
作者: 曹学庆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悲剧人生   压抑   女性  
描述: 茨威格以独到的视角,前卫的思想,描述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的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主动去追求幸福的生活。但更多的是那些处于社会的边缘,被传统的男性世界忽略,处于被欣赏,被评判的地位。这些可怜的女性被阴暗的情欲所控制,不能自拔。
一曲女性的悲歌:浅析《呼兰河传》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展现
作者: 伍坤堰   来源: 华人时刊(理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呼兰河传》   女性  
描述: 萧红以同情的笔调和女性的细致观察,在《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受摧残的生动而令人颤栗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宿命的牺牲品、虐待与被虐待的悲剧、生育的苦难和绝望中抗争的悲剧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从《玉米》看男权影响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余涛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男权   女性  
描述: 近年乡土小说突出表现对乡村权力和国民性批判两个主题上。毕飞宇的小说《米》以玉米和玉秀两个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男权如何对女性进行压迫,在同情女性不幸遭遇的同时,更让我们思考女性自身的问题。
< 1 2 3 ... 9 10 11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