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爱德娜:一个孤寂的灵魂-评凯特·肖邦的《觉醒》
-
作者:
叶富莲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人物描写
长篇小说
爱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
-
描述:
在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中,“一个孤寂的灵魂”是作家给予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最贴切的标签。爱德娜的“孤寂”不仅体现在她的自我感觉上,还体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在孤寂中觉醒。她对“妻业”、“母业”、贞操观的怀疑和否定成为后来女性文学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
-
伊人之光,照其前行——女性人物形象对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
-
作者:
高小兵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人物分析
所得
所失
女性
-
描述:
的小说家的梦想。大卫作为一个遗腹子出现,其母亲又在其年幼时离世,在大卫成长的历程里,不同的女性给了他不同的影响,其中尤
-
论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
-
作者:
陈虹艺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人公
副主人公
吉本芭娜娜
引导性人物
作品
特点
女性
-
描述:
吉本芭娜娜(1964-),日本当红女作家。其作品中女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主人公都是女性,副主人公,引导性人物也几乎为女性。因此,笔者认为,探讨吉本芭娜娜文学的魅力,考察其中的女性不可或缺。其次
-
曼斯菲尔德伯纳尔系列短篇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媛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生态女性主义
伯纳尔系列短篇
自然
女性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风格独特的文体家,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关注其新颖的写作技巧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少有学者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其
-
身与心的双重追求与矛盾
-
作者:
侯万平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作家
审美
身体
心灵
郁达夫
女性
-
描述:
对于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以往的文学批评多局限于对作家本人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价值判断,要么就是对作家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这些批评的范围和视野常显得狭窄,方法和角度都流于模式化
-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沉默法及其在《到灯塔去》中的运用
-
作者:
李嵩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沉默
表现意义
内心真实
读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
-
描述:
联想的语言,富有韵律感的表达形式,不仅使其作品中的人物,尤其女性人物,以崭新的、智慧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从主题意境和语言结构上为读者创造出一个积极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本文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
-
陈丹燕上海书写之研究
-
作者:
吕依嫱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文化记忆
童话
移民
陈丹燕
身分认同
女性
-
描述:
上海自開埠以來,華洋雜處、古老與摩登、傳統與現代等多元文化相融的城市風貌,造就了上海多層次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城市性格。上海女作家陳丹燕帶著相當個人化的視角來闡釋她的城市經驗,其作品時代跨度涵蓋了中國文革前後至九十年代。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以寫作兒童文學背景出身的陳丹燕,大多是以溫情的眼光來觀照上海的人事物,時常在文本書寫中注入醒目的童話色彩。綜觀陳丹燕一系列的上海書寫作品,可看到上海移民的身分印記、童年的文革經歷、以及遊歷歐洲的域外經驗等,皆牽動著她觀看上海的角度。她藉由文學創作來逐漸消解自身對上海人身分認
-
金代女性研究
-
作者:
王姝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关系
金代
封赠
品官命妇
社会习俗
女性
后妃
-
描述:
金代女性占据金朝社会总人口的一半,深入考察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家庭关系、教育与文学成就、社会生活与习俗等情况,无论是作为金朝社会整体研究的一个方面,还是作为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部分,都有
-
春秋时期女性研究
-
作者:
杜志勇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女性观念
《左传》
社会地位
婚姻
春秋时期
女性
-
描述:
为切入点,研究春秋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她们内心的观念,并对当时女性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春秋时期女性社会地位。将春秋时期女性的地位与商和西周的女性地位作比较,以现春秋时期女性
-
延边地区城市朝鲜族女性参与休闲运动的制约因素研究
-
作者:
李春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制约因素
朝鲜族
延边地区
休闲运动
城市
女性
-
描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不再简单停留于满足温饱的阶段,而是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比如对休闲的需求,休闲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提升和对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