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女性
作者: 高月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夏衍   曹禺   女性  
描述: 出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北国和江南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的心中都燃烧着激情的火焰,在爱情和婚姻的缝隙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曹禺和夏衍正是以她们泣血的反抗向黑暗的时代发出强烈拷问。但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时代的头顶上发号施令,因而,这一群备受欺凌与压制的痛苦女性注定是失败的反抗者。
走不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王海鸰笔下女性精神困境分析
作者: 刘国钰   谢丰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意识   婚姻   女性  
描述: 王海鸰作为"中国婚姻的第一写手"为我们贡献了一大批婚姻樊篱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各自的婚姻之路不一,但中国传统意识的束缚,最终致使她们殊途同归——走向失败的婚姻。
自我的迷失与精神救赎——论托尼·莫里森对美国黑人女性身份的剖析与建构
作者: 王业昭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黑人   女性  
描述: 黑人女性是托尼·莫里森一贯的创作主题。莫里森植根于黑人的民族特质,在塑造身份迥异的黑人女性人物同时,注重于对她们身份困境的剖析,希冀通过对当代美国黑人女性身份的全新建构使她们能彻底摆脱种族和性别歧视的桎梏,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飘》对当代女性的启示:《飘》中女主人公斯嘉丽和梅拉妮性格特征的分析
作者: 陶敏芳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飘》   斯嘉丽   梅拉妮   女性  
描述: 该文通过对《飘》中两个典型女性人物斯嘉丽和梅拉妮的性格分析,提出了当代女性从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事业方面学习斯嘉丽的创新意识、能力及自信;家庭生活方面学习梅拉妮对丈夫的信任、尊重及宽容的爱;社交方面学习斯嘉丽的磁性魅力和梅拉妮的人格魅力。
世界历史教学的女性意识思考
作者: 刘文军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教学   女性意识   女性  
描述: 东西文化对女性的理解不尽相同.文化的差异性加大了学习世界历史的难度.学习世界史,为学生认识女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女性观.同时,以女性人物故事为依托,有助于学生识记史实,既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房子,独立的象征:解读伍尔夫的《自己的一间屋》
作者: 马刚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自己的一间屋》   女性  
描述: 伍尔夫在《自己的一间屋》里,通过一个虚构的女性人物莎士比亚的妹妹朱迪思,讲述了19世纪以前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反映那个时代的女性小说家写小说的原因及艰辛。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一间屋,不仅是容身之所,还是独立自由的象征。
被驱逐的女性:《他们携带的物品》中女性解读
作者: 张婷婷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驱逐   战争   女性  
描述: 作为美国著名的越战小说家之一,梯姆.奥布莱恩在其作品中不仅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更透过战争对人生中关于道德、历史、文化、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索。但其作品中却蕴涵了厌恶女性的情结,将女性表现为缺乏
浅析A.S.拜厄特《占有》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李莹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镜像人物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了既神似又相异的几组镜像人物。身为一名女性作家,拜厄特特别关注女性人生,对女性、爱情及婚姻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刻见解。因此,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拜厄特《占有》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对理解这部作品及拜厄特的创作意旨极为有益。
缺席的中心 有力的在场——论《阿姆斯特丹》中女性的隐性力量
作者: 侯怡芬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框架转换   概念整合   女性  
描述: 矛盾的整合最终催生了新的意义:死亡。所以,莫莉是小说中两位男主人公克莱夫和弗农之间故事展开的中心和悲剧的根源;而另一在场女主角罗斯则用其曼妙的语言赢得其丈夫与弗农之间的争斗,加速了弗农和克莱夫死亡悲剧的发生。这些让读者们意识到小说中女性人物的隐性力量。
女性的困惑——解读《雨中猫》与《白象似的群山》
作者: 高璐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   《雨中猫》   《白象似的群山》   女性  
描述: 美国作家海明威以擅长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于评论界,但这并非意味着他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在短篇小说《雨中猫》与《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将他的女性人物置于与其男性伴侣冲突的混乱当中,意在指出女性困惑的根源。海明威批评了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将女性看作是纯粹的附属品的男性,以同情的笔调描写着女性的欲望。
< 1 2 3 ... 22 23 24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