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359 条
-
女人如茶——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茶文化
-
作者:
穆志慧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英国
女性
-
描述:
女人如茶,芬芳优雅,女人是水,柔和温润。这些女性特点,在英国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茶文化源于中国,但是随着茶叶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很多西方国家中也开始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其中以英国为
-
李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付芮
来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贺
形象
诗歌
女性
-
描述:
李贺以其秾丽幽峭的诗风在百家争艳的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在他现存的200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这些女性形象有仙气飘飘的神女,有阴森温婉的冥女,有对爱情怀有无限憧憬的凡女。同时,女性形象
-
索尔·贝娄《赫索格》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田丽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索格》
人生价值
女性
-
描述: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赫索格》发表于1964年,小说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六十年代,典型的犹太知识分子的形象。主人公赫索格一方面困惑于荒诞的现实,一方面又在不断地探讨人生真谛,追求人生价值。为了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赫索格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小说通过赫索格这个人物的遭遇,揭示了美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后被称为“高级趣味”的畅销书。
-
从《醒世姻缘传》的正面女性形象看西周生的家庭伦理观
-
作者:
李建霞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家庭伦理观
女性
-
描述:
在《醒世姻缘传》中,西周生对当时儒家家庭伦理崩塌的现状深感忧虑,试图匡扶传统的家庭伦理观,但他饱含夸赞之情塑造的几位正面女性形象,却有力反衬出当时的男性群体已经不堪为天的现实,在客观上表达了传统家庭伦理的不合理之处与其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玉梅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角色分析
女性
-
描述:
沈从文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既有纯清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沉沦到社会底层的少妇、妓女,无论是哪一类女性形象,她们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别样的光辉。通过分析沈从文笔下不同女性形象的特点、风貌、心理,展现湘西女性特有的“美”。
-
论苏联战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和凤娟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文学
战争
女性
-
描述:
苏联的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页,创作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将苏联的战争文学根据创作的方法和侧重点,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所创作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体现了各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本文旨在分析每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特点。
-
绽放在银幕中的女性之花——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探析
-
作者:
庞守贵
范映雄
李艾蓉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导演李玉
女性
-
描述:
自影视诞生至今,众多女导演都致力于表现女性题材,塑造女性形象,唤醒女性意识。李玉作为新生代华语女导演,是众多女导演中特立独行的一位,其近乎“锋利”的表达方式和求“真”的创作思路使其影视作品带有自己
-
为底层劳动妇女呐喊 ——浅析萧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瞿林美
来源:
山海经(故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顺从考
萧红
女性
-
描述:
萧红在《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既有勇于同旧社会进行抗争的顽强女性,也有顺从于封建意识和男权社会压迫的悲剧女性.作者借助于这些形象展现了中国苦难女性心灵中的痛苦和对美的追求,为底层劳动妇女进行呐喊.
-
试论印度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地位变化为例
-
作者:
王静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文学
宗教
女性
-
描述:
自2012年德里黑公交轮奸案发生以来,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与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印度文学作品中选取不同时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由女性社会地位与宗教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印度宗教与印度文学的关系。
-
低从与卑微在尘埃之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郭佳阳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挽歌
依附
女性
-
描述:
本文分析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形象,论述了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在主观原因:经济依靠,精神依附,起到助推作用的是外在客观原因: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戕害。希望更好地推进男女平等国策,当代女性以此为鉴,走“四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