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题材】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心香一炷抒胸臆:陈玉霞小说创作散论
-
作者:
赛里麦
来源:
新疆回族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之彷徨
女性题材
陈玉霞
心约
-
描述:
陈玉霞小说创作擅长在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生活、当代社会的矛盾撞击及其发展变革中探索社会、人生与爱情的真谛,笔法细腻、委婉,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陈玉霞在京攻读研究生课程的经历对她创作的题材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她总是带着对女性的赞美与同情,热衷于对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描写与刻画,深刻反映出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真实境况,塑造出一系列美好、纯净、崇高乃至近于空灵的女性形象。在男人与女人的对照中,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中,作者流露出富有个性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
-
心香一炷抒胸臆——陈玉霞小说创作散论
-
作者:
赛里麦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之彷徨
女性题材
陈玉霞
心约
-
描述:
陈玉霞小说创作擅长在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生活、当代社会的矛盾撞击及其发展变革中探索社会、人生与爱情的真谛,笔法细腻、委婉,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陈玉霞在京攻读研究生课程的经历对她创作的题材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她总是带着对女性的赞美与同情,热衷于对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描写与刻画,深刻反映出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真实境况,塑造出一系列美好、纯净、崇高乃至近于空灵的女性形象。在男人与女人的对照中,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中,作者流露出富有个性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
-
中国电视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陆晔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作品
传播中
女性角色
女性题材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电视剧
中国电视
中国女性
-
描述:
一、研究动机、问题及方法 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逐渐深化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社会转型主体的人,在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改组中,产生了从生存状态、行为模式到价值观念、人格意识诸方面的深刻变化,就中国女性而言,新中国通过法律、法规保障了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然而传统的男性中心意识仍然从价值体系、社会道德、生活方式多方面规范和建构着女性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也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着女性的发展。社会转型使中国女性和男性一样面临着全
-
女性题材 优雅风格——菲利普·巴里的戏剧创作
-
作者:
周维培
来源:
安徽新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史
创作风格
上流社会
巴里
喜剧效果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婚姻问题
菲利普
拜金主义
-
描述:
菲利普·巴里(Philip Barry,1896-1949)在美国戏剧史上以继承欧洲绅士优雅喜剧之风,专意于研究婚姻问题而闻名。他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她们出身名门然而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刻板的生活,厌倦拜金主义的物欲文化。她们在彷徨苦闷中渴望冲破重重阻碍,去追求个性独立、爱情幸福和艺术情趣。她们清丽、文弱、具有神经质。她们哀婉自怜的生命诉求,打动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心灵,也赢得一批敏感深沉的学者型剧评家的好评。巴里剧作不追求喧闹的喜剧效果,也很少使用讽刺、嘲弄等激烈的喜剧手段。机智、幽默的语言,抒
-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张德福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女主人公
女孩儿
印度社会
女性人物形象
伯勒萨德
女性题材
丈夫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张德福印度妇女勤劳、智慧、勇敢、善良,她们不仅是推动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生产上的一支大军。她们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然而,随着“阴性原则”的转移和男权思想的确立,她们的地位每况愈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