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的焦虑——汤亭亭女性身份建构中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晓芳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女性身份   焦虑   颠覆  
描述: 本文分析了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建构理想女性时所用策略,指出汤亭亭的女性人物是在男权社会中贬抑女性的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为了颠覆这些观念重塑女性形象的一次积极的尝试,是消除自身因为性别原因产生的焦虑而采取的策略。
从荒芜到丰饶
作者: 王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份   极端民族主义   精神生态   传统文化  
描述: 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反映美国黑人的生活。她总是关注黑人的生存境况:他们的遭遇,无助和彷徨。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将黑人描写为奴隶制压制和主流文化同化的牺牲品。她深入到黑人的生活中描写他们由于奴隶制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并努力为他们寻找出路。 莫里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被称为继赖特的《土生子》(1940)和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之后的最佳黑人小说。该书获得了美国图书评论界奖和美国作家书友会奖,并使莫里森一举成为美国的重要作家。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分析了黑人
《啊,拓荒者!》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刘慧青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亚历山德拉   女性身份   自我完整   自我认可  
描述: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以描述中西部拓荒生活著称。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拓荒者!》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一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这部小说首次充分体现了凯瑟自己的风格,是她奠定中西部乡土小说文体的成名作。 小说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柏格桑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家务范围之内,她还像男人一样在田间劳作,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为自己赢得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亚历山德拉既有男性的坚强不屈,又有女性所特有
以女性文学传统书写
作者: 唐恩萍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述学   女性身份   女性文学传统   双层叙事结构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最主要的设计师之一。伍尔夫综合传统与创新,在小说技巧,特别是叙事技巧方面勇于创新;她关注女性,倡导建立女性自己的传统,堪称女性主义文学先锋。本文结合叙述学理论——特别是苏珊·兰瑟的作者型声音——和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是伊莱恩·肖瓦特的妇女批评和朱莉娅·克里斯蒂瓦的符号界理论——,从女性文学传统方面探讨伍尔夫最具意识流特色的小说《达洛卫夫人》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通过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以断裂的双层叙事结构为经,分裂的人物
我国80年代以来女性叙事文本中的女性身份叙事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欲望   女性身份   超性别书写   身份悬置   姐妹情谊  
描述: 本文以性别视角和女性主义理论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梳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女性叙事文本中体现的女性身份与传统断裂的种种情状,并探索当今有关女性身份的理想与可能。首先,历史把女性置于“第二性”的位置,新时期一旦为女性文学提供相应的话语空间,女性即开始突围反叛,她们迈过历史的设定,从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出发,质疑古老的性别神话,解构妻性,重写母亲,让昔日温顺的女儿举起弑父的旗帜,表现出女性主体意识萌醒后对传统身份的一种矫枉过正的集体拆解;其次是肯定女性身体欲望,女性或情欲狂欢,或自恋自慰,或离情趋欲,
从女性主义视角析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王艳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特质   法国女性主义   女性身份   雕牌   广告形象   女性主义视角   手机广告   性吸引   批评话语   德高  
描述: 随着女性批评话语的建构,女性主义运用解构理论从男女性别的视角,拆解了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女性特质的变化和女性身份权力的变迁两个方面阐述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