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萧红:女性视角的抗争与书写个性的凸显-试析《商市街》的深层意蕴及艺术特色
作者: 夏菁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生命体验   散文   萧红   书写个性  
描述: 較之上世紀90年代女性文學的身體寫作,蕭紅無疑是位先行者和佼佼者。她以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角下的女性文學,將下層女性的生存狀態詮釋得淋漓盡致。在女性精微化、細膩化的生命體驗中,散文集《商市街》顛覆了女性散文傳統意義上雅致、溫馨的個性,讓饑餓、病痛與貧窮俯拾即是。而充盈其間的陽光心態、覺醒意識和“哲人目光”使得作品的情感格調得以升華。取材的以小見大、細節的精當和語言的清麗則組合成蕭紅散文獨特的書寫個性。
女性自我的觉醒与张扬:论李清照、舒婷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佘爱春   梁迎春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理念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精神   爱国情怀  
描述: 李清照与舒婷是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作家,她们从女性特有的视角、心理、体验出发,以自觉的爱情理念、浓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女性精神和独特的女性视角,突破并超越了男子本位的文化传统和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模式,凸显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并进而展现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和流变,成为女性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作者: 单元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萧红   下层妇女  
描述: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进行文学创作,注重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其创作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当代文学中的性爱与性书写
作者: 张抗抗   来源: 北京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性爱   文学创作   当代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代文学中的性爱与性书写
苦闷精神的寄托:试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晓娟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意识   曹禺戏剧   女性形象   人格缺陷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前后期戏剧中的三类女性形象和作家创作动机的分析,揭示作家在人生不同阶段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的人格焦虑。三十年代,作家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自我意识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反抗精神。结合作家的经历、性格气质解读作家塑造这一类女性形象的原因。作家通过这一类女性形象实现了自己在现实中没能达成的愿望,即以极端的方式反抗专制,争取自由。四十年代,作家塑造了极富奉献、牺牲精神的“奴性”女性形象,她们没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没有个性特征。四十年代作家已经成名,不仅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论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谢文欣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形色色   女性视角   女性形象   铁凝   小说  
描述: 铁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说,极具特色,在中国当代文坛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从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作品《会飞的镰刀》,到2006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笨花》,她的作品获奖无数。作为女性,铁凝从来不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始终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生命过程”,她自己也曾说:“女性,是我永远关注的主题”。所以,她在小说中创作了大量的女主人公形像,而且,她最重要的、最成功的作品也都是在写女性。可以说,她的小说就是写女性人生的。本文试从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着手对铁凝及其作品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
从女性视角解读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四美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观   托尔斯泰   女性问题   性别  
描述: 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涉及到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性格各具特色。本论文从女性视角来解读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何为女性视角。主要对女性视角这个概念进行了解释,首先对性别、两性气质等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本论文中女性形象的分类和批评。第二章:从女性视角分析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把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涉及到的女性分为上流社会的妇女形象和最底层的妇女形象两大类,在大范围下又划分出五小类,然后对每一类人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进行细致分析。第三章:反思托尔斯泰的女性观。首
论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
作者: 王莉莉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凌叔华小说   女性视角   女性道路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思想的解放,凌叔华就是受其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描写在时代变迁背景下的女性,这些女性,或是在传统的枷锁中无力挣脱,或是在文化的夹层中自甘堕落,亦或是在有爱的婚姻中找寻自我,作品中,凌叔华文风含蓄温婉,其中并含有对礼教或是人物自身的淡淡讽刺。夏志清曾说:“在创作的才能上,这些人都比不上凌叔华”①,“这些人”指的是同时期的女作家,凌叔华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她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女性视角是分不开的。本论文就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展开讨论,首先对二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概况进行简要分析
不该湮没的战地私语——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的女性书写
作者: 唐婕   来源: 深圳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列克谢耶维奇   女性视角   战争文学   女性书写   男权制  
描述: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书中,作者采用口述实录的写作方式,从女性视角出发,记录了曾历经二战的苏联女兵们私人化的战争回忆。通过这部作品,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女兵们眼中的战争呈现给世人,使她们的伤痛与诉求得以传达。虽然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人还未公开表示对女性主义的支持,但从实际结果上看,她写作的出发点,以及作品本身,都是对女性书写的实践。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的女性书写进行讨论,并分析其价值与意义。第
探析玛莎·格雷姆舞蹈创作的艺术特色——以《黑夜的旅程》等作品为例
作者: 陈音竹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玛莎·格雷姆   人性   生命观   精神分析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玛莎·格雷姆对动作技术的开发”“对戏剧性结构的追求”“对人性的探究”和“对生命的关怀”诸方面问题的阐述与论证,从“收缩——伸展”的技术本身入手,重点就技术中某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剖析它们在作品中的体现,由此推论出形成浓厚的个人风格性动作特征的必然性;接着,论述格雷姆以全新的角度塑造女性形象,运用独特的编创手法进行创作,形成了一种新的剧场舞蹈的表现形式。格雷姆的众多作品中体现着她对精神分析美学的追求和运用,借助希腊神话深厚的精神真理来实现她对人类心理空间的探秘和人性的深入探索。无论是在作品
< 1 2 3 ... 14 15 16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