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电影】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新时期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程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现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成为与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形态相抗争的一极,影视传播成为女性意识传达和凸显的手段,女性形象与影视传播也逐渐得到艺术学界与传播学界的共同关注。本文试图综合运用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就新时期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变化进行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试图从历史上把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考察这种差异的现实根源,并试图从电影中来探讨女性在新时期社会的生存情况以及发展方向。第一章对女性电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指女性执导,以
-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姜晨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电影语言
电影叙事模式
中国
-
描述:
本篇论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影响下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工具,通过对当代女性电影文本个案的具体解读,探究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中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蕴。在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作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之前,还必须对女性电影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两个问题展开具体阐述,以便对这种解读做一个知识和理论背景的铺垫。 因此,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具体论述了女性电影的概念,将女性电影范围缩小到狭义女性电影,即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女性话题为创作视角的并且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还简单回顾了国内外女性电影的发展历程,介绍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整
-
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
-
作者:
杨晓林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话语
女权主义者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批评
主流电影
无穷动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女性人物
-
描述:
近几年来,中国涌现了许多女性电影,2001年的《今年夏天》、2002年的《西施眼》、《哭泣女人》、《心心》、2003年的《我和爸爸》、《我的美丽乡愁》、2004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5年的《青红》、《红颜》、《姐姐词典》、《孔雀》等,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压迫和挫折进行了探讨与表
-
阿尔莫多瓦的女性镜像与后女性主义
-
作者:
李简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母亲形象
女性导演
欲望
后女性主义
同性恋
西班牙
传统电影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一、边缘或拒绝——阿尔莫多瓦电影中女性的真实存在西班牙这个激情国度涌现了诸多卓越的国际级的电影大师。继布努艾尔、绍拉之后,阿尔莫多瓦成为西班牙电影的“国宝级人物”。他被喻为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1975年死去以后西班牙最伟大的导演,一个拥抱个人自由的象征。他也常被称作淋漓尽致描绘女性的电影大师,因为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充满了女性的表象与话语。他塑造的一个个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
-
影像独白:徐静蕾电影解读
-
作者:
袁智忠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后现代文化语境
男权文化
新世纪
影像
女性缺席
黄蜀芹
女性叙事
电影解读
独白
-
描述:
进入新世纪,徐静蕾初试牛刀,即以《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由国内而国际获得了不少奖项。徐静蕾的两部电影可看做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一个女性主义电影的文本。在文本中,她通过其构筑的符号化意义世界,含蓄、深沉地传达出新世纪东方小资女性在父权主义/男权文化笼罩下,以及面对新生代影像女性缺席的遭遇时,那份生命成长中爱与欲的焦虑、孤独、无法言说而又喋喋不休的哀怨、绝望和“天问”般的倾诉。对于“故事”而言,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时空等,是一个导演必须首先面对和精心打造的元素。换言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