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50 条
-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演进与流变
-
作者:
何满仓
来源: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特征
演进
流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冰心为代表的“五四”一代女作家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以她们性别特征明显的作品开辟了一个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在她们之后,现代女性文学经过丁玲而获得较大发展,几乎和丁玲同时期的萧红、白薇等女作家在女性文学的演进中也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张爱玲、苏青的创作,进一步提高了女性文学的艺术品味。但在这些作家之后,女性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性别特征,女性文学的天地越来越狭窄,女性人格渐渐牺牲在男权文化的主流统治之中。
-
英国女性文学溯源——19世纪以前的英国女性文学综观
-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菲勒斯主义
英国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由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并以与世抗辩作为写作姿态的一种文学形态。19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里,英国女性已介入写作,从事文学创作实践,初步而曲折地展现女性对世界的体验和需求,力图表现女性作为特殊创造者所具有的特质。尽管她们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文学话语权,没能摆脱男性非勒斯主义,解构男性逻各斯,但她们的写作体验及其成就对于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勃发具有巨大的昭示与累积作用。
-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
作者:
陆文采
王建中
来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新时期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莎菲型”女性
-
描述: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一重大影响关系足以确定丁玲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奠基人的地位。
-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李东晓
阎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发展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学科建设
-
描述: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美女作家能说话吗?——兼议女性文学评论的语言暴力
-
作者:
胡传吉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暴力
艺术风格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说教心理
-
描述:
斯皮尔克曾写过<属下能说话吗?>一文,将"属下"这一研究对象定位为社会边缘阶层,并提出知识暴力的概念.而本文想研究的是:同样作为"属下"的中国女性、女性文学在面对"美女作家"、"妓女作家"这些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称谓时的尴尬以及女性文学批评应该反思的问题.
-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
-
作者:
黄万华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沦陷区文学
民族精神
殖民批判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学提供的是可以称之为后殖民的文学形态 ,近2 0年对它的研究与对话充分关注了“话语”空间、文化“权力”、“身份”对话等话题 ,凸现了乡土文学、通俗文学、女性文学这几种或挑战、或疏离于殖民中心话语的“边缘”文学形态 ,从而在日占区文学由国家、民族关系决定的中心—边缘结构中 ,表现出中国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强权压抑下的被压迫者的意识。
-
盛开于边缘的玫瑰——试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
作者:
范中胜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高潮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边缘
-
描述: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处于权力、社会地位和话语等多重边缘地位。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在“五四”时期,而女性文学的真正兴起,则是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女性文学凭借历史的机遇实现了两次群体性活跃,并在20世纪末构筑了集体狂欢式的辉煌。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三次高潮的分析,描绘中国女性意识从初步觉醒到走向成熟的漫长道路,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实现人类双性文化的同步建构。
-
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
-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大众科技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政治文本
女性文学
性别文本
-
描述:
本文从文学属性中指出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推导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同时指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
女性文学的误读与精读
-
作者:
蔡军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心态
女性化阅读
误读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关注了文学评论领域内的“误读”现象,并以“新新人类”的另类创作为例,分析了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两种形态及其对女性文学的影响。接着又分析了男权文化自觉误读女性文化的心态,揭示了女性文学的生存状态。最后呼唤“女性化”的阅读方式,使女性文学创作和批评良性互动,从而创造女性文学的新环境。
-
“五四”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特征
-
作者:
王志萍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焦虑体验
悲剧体验
女性文学
迷惘体验
-
描述:
文章通过对现代转型期女作家创作的综合考察,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三个方面的现代性体验特征,即女性意识复苏的悲剧体验、自我认同的迷惘体验和融入社会的焦虑体验,试图寻找一条较易进入“五四”女性文学的有效途径。
<
1
2
3
...
7
8
9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