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潮起潮落的背后:中国妇女解放与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韩健敏
来源: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精神解放
中国妇女解放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
描述:
潮起潮落的背后──中国妇女解放与女性文学的发展韩健敏中国的女性文学从“五四”至今,经历了发展、停滞、新时期再度潮起又渐趋沉寂的过程。几番潮起潮落,数度风雨春秋,女性文学的曲折演进历程是颇耐人寻味的。探寻女性文学的发展兴衰,思考女性文学的内涵和实绩,我...
-
生存的思索和爱情的内省-谈女性文学的主旋律
-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新时期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文学创作
主旋律
爱情
三十年代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文学”这一名称似乎很不规范,在各种文学词典或其它工具书中都找不到它的定义,甚至名称本身。但早在二、三十年代就有人为中国女性的文学创作生活写史,象谭正璧的《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中国女性文学史》,谢无量和梓潼编的《中国妇女文学史》,陶秋英的《中国妇女与文学》等,都是从
-
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审美畸变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审美追求
华北沦陷区
女性文学
女性关怀
东北沦陷区
审美形态
畸变
-
描述:
从1937年至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两场战争,造成了异质政权割据的独特局面。抗战期间,有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有解放区、国统区。战争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在艰难中行进。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沦陷期间,东北沦陷区、华北沦陷区、孤岛与上海沦陷区的女性文学风貌既有共同性又有不同性。就某个具体的沦陷区而言,又有随时间推移而划出的前后期等差异性。女性文学的审美追求与审美形态呈现多元化倾向。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共同之处是发生了审美畸变。两个区域的审美畸变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
论新时期女性文学情爱观念的演变
-
作者:
韩素梅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爱情观念
现实性
情爱观念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婚姻
童话世界
作品
女性文学
-
描述:
论新时期女性文学情爱观念的演变韩素梅新时期女性文学随着理性回归、个性张扬及人道主义的大讨论而显示出于外的扩张和于内的深掘。这样,女性意识便显出极强的主体性。而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便极易成为许多女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因为,它对外可以承接批判封建意识,...
-
走出“玫瑰(谈女性文学中的“自赏意识”)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氛围
封建意识
象征意义
繁荣景象
个性解放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玫瑰色
-
描述:
选择了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做为本篇立论的切入点,因“玫瑰门”的命名确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英文的rose原是带刺的玫瑰,却被我们的作家解释为:“走向希望的通路”(汪曾琪语《文学四季》四期),又被评论家喻为:“从女性的生理到女性的象征”(雷达语、同上)。而笔者的解释是:象征着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赏意识。这并非为文而强赋《玫瑰门》以标新立异的注释,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到现今,确实已形成蔚为壮观的繁荣景象,女性文学带给文坛的的确是一片“玫瑰色”,那种充满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明丽、甚至是女性的桀傲不驯的女性文学,使文坛
-
20世纪湖南女性文学的整体轮廓及女性意识的流变
-
作者:
朱小平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创作方法
妇女地位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
女权主义
秩序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一、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在中国女性意识、女性文学的提出是社会的进步 ,是妇女地位的重要提升 ,它带着浓郁的女权主义色彩。如何界定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呢 ?这是我国理论界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争论不止的。很激进或是很先锋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认为 :以敌视男权社会文化中心、解构男性中心秩序 ,与男权中心话语作斗争 ,以女性“身体书写”等创作方法为首要 ,称为女性主义文学 ,认为只有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这种观点主要来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在文学上的表现。它最早发祥于 18
-
来自历史深处的关注:对女性文学女性视角的思考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命运
三十年代
思考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历史贡献
小说
-
描述:
对于女性文学的建树,人们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丁玲、庐隐、冰心、淦女士等二、三十年代的女作家身上.这几乎是国内现代文学教科书的全部记载,也确实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醒目的记录.她们那些叱咤风云的文章,那些文字里傲然于世的与旧时女性截然不同的新女性,都曾经使当时文坛豁然鲜亮地生发出一片女性文学的最初园地,并使文坛后人每每提及仍为之自豪.历史给予她们的荣誉与她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是相当的.但是,当我们重温历史
-
近期女性文学透视
-
作者:
李正西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王英琦
艺术思维
心理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艺术个性
王晓玉
-
描述:
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近期女性作家的创作,并从艺术思维的调整、艺术个性的展示、表现方式的多样几个方面概括了其新进展、新成就。
-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石评梅
人生追求
爱情
凌叔华
庐隐
女性文学
新文学初期
-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
我与女性文学
-
作者:
胡辛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门关
文学作品
景德镇
烽火台
瓷都
故事
小说家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短篇小说
-
描述:
文学是什么?什么是文学?2000年7月的一个正午,敦煌主人热情邀我们去玉门关和阳关看看。他说,几千里地跑来,不看这两关便回,会留下遗憾的。可是,顶着烈日奔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空洞的烽火台,还有莽莽的荒漠!倒有一家小院,像是久无人居住,但还是有人住着,有口井,很深。两个年轻人摇着辘轳,起了半桶水,说清凉沁甜。可是,终不是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