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用爱心营造心灵世界:[《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作者: 张浩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用爱心营造心灵世界:[《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气度:[阎纯德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气度:[阎纯德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
作者: 尹旦萍   来源: 哲学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女性伦理观   女性观   婚姻家庭观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新文化运动时期崛起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女性主义思潮.它的产生,是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为它提供了时代的背景和舞台,戊戌维新以来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它提供了历史前提,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传人为它提供了思想来源,不同思潮的激荡又使得女性主义思潮的展开热烈而丰富.正是这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女性主义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蓬勃兴起.
况味人生,禁中守望:'95军旅女性小说风景线
作者: 范咏戈   来源: 西南军事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5   军事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况味人生,禁中守望:'95军旅女性小说风景线
女性,不该做心狱中的囚徒--由《金锁记》和《玫瑰门》说开去
作者: 张华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张爱玲   女性意识   《金锁记》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铁凝的《玫瑰门》在勘探人性丑与消解神话方面堪称女性文学的范本。本文试图通过对她们的解读,带给当今女性文学中的“个人化”写作和“另类”写作一些启示和反思。
不经意中的感悟——谈谈我对女性诗歌的认识
作者: 潘虹莉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写作意识   中国   女性诗歌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这么多年来,以女性的身份写诗、编诗,并没有对自己的性别在过意。写诗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诗意纯美、语言朴素的作品。编诗的时候本着不遗漏一篇好作品的原则,兢兢业业。听人们谈论女性诗歌是这两年的事,尤其《诗林》(2000.2)推出三人谈:《关于(翼)与女性诗歌的对话》一文
《笔生花》的女性意识及其伦理视向
作者: 林丹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笔生花》   伦理视向   女性意识   弹词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描述: 明清之际,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面貌呈现。女性创作中,弹词小说是相当特殊的一种。长篇的韵文叙事文体,再加上多数弹词小说中所运用的易装出走的主题,极具特色。作为一部为女性张目的弹词小说,《笔生花》是邱心如花费三十年时光写成的巨作。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分析,探讨其透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伦理视向,扩充学术研究的视野。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引言部分清代女性弹词小说,介绍了明清时期“弹词”与“弹词小说”,界定了其不同内涵并梳理了两者关系,并由邱心如《笔生花》较之于《再生缘》思想较为保守的传统评价提出选题的意
作为女性文学代表的塔·托尔斯泰娅创作的诗学特征
作者: 张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神话童话世界   互文性   永恒主题   后现代主义   知识分子精神   女性文学  
描述: 塔吉亚娜·尼基季奇娜·托尔斯泰娅(生于1951年)是俄罗斯三十岁一代(也称八十年代)作家的杰出代表,与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以及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并称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托尔斯泰娅的文学生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为止共有二十多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问世。其中,长篇小说《野猫精》获得2001年俄罗斯文学“凯旋”奖。托尔斯泰娅创作诗学的显著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同俄罗斯优秀文学传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在她的作品中能明显地感受到对俄罗斯知识分子忧心时政、悲悯世人精神的继承以及对经典文
论张洁女性观的流变
作者: 崔翠红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理想   女性观   小说创作   张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本人通过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历时性梳理,揭示出了张洁的女性观:女性要求得彻底解放,要靠女性自强不息,要靠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识和实现。张洁不仅把这种价值的实现和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索放到社会现实和历史双重制约的复杂环境中加以考察和描绘,而且还把笔触伸向女性自身,指出了她们思想深处的“集体无意识”。 爱情话语原是男性中心文化中女性寄身的方式,张洁对这一话语的探索、发现,就是对于女性自身存在真相的探索、发现,是凸显女性独立人格的主要方式。这一话语在
无处不在又无法存在:论拉什迪作品中的“女性权力者”
作者: 阚牧野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什迪作品   宗教文学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后殖民文化  
描述: 英籍印度裔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是最近十年国际文坛上最为耀眼的作家之一。限于意识形态原因,大陆对他的介绍可谓寥寥无几。在拉什迪的笔下,存在着一系列姿态奇异的女性形象:她们大多掌控权力,性格暴烈,深深纠缠于印度次大陆的动荡历史和宗教现实之中——这在伊斯兰文学中是极为罕见的。 本文拟从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女性观入手,通过对拉什迪的创作历程和创作意识的分析,以拉什迪的长篇小说《羞耻》和《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阐释拉什迪笔下的多种女性形象的象征性,进而全面论述本文主题:女性权力者形象是如何诞
< 1 2 3 ... 178 179 180 ... 282 283 2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