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视阈下的文学教学
作者: 王娟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理论   英美文学教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如何将丰富的文学批评理论有效的导入英美文学教学一直是文学界学者所探讨的话题。本文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为切入点,探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于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实施,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三部作品《名利场》《简爱》《艾格尼丝·格雷》为例,阐述如何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分析作品,会更有效深入地理解作者意图,从而挖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认为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应用于文学教学,它的现实意义使得文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从以批判的视角再次观察两性世界,有利于他们对于性别认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城市关系刍议
作者: 李冬梅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城市   女性  
描述: “城市是有性别的”,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与女性的关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亲和与交融.一方面,城市作为一种生存空间和文化背景,为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也毫不吝惜地为女性写作提供素材和养料.另一方面,女性也以独有的城市意识和女性立场,通过写作进一步描摹、想象和塑造了城市的个性与现状.女性不仅是城市发展最好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和参与者,她们不仅是城市文化消费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又是城市文化的制造者,因而也是城市文学最好的表现者.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文革”女性文学探析
作者: 卢云峰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政治意识   女性文学   文革  
描述: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真正的女性文学作品乏善可陈,但“十七年”的女性文学创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茹志鹃的《百合花》和宗璞的《红豆》等。“文革”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关于性别的体验与表述在整体疏离中仍然有着潜在的表现和认同,一些女作家在万马齐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潜在写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女诗人张烨、灰娃、周陲、赵哲、柳溪等。应尽可能勾勒出这两个时期女性文学的全貌,在有限的女性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开展“辑佚”
对女性文学“两个文本”争论的反思
作者: 王艳峰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文本   女性文学   性别文本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关于女性文学的两个文本——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争论的根源在于对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两组概念的不同认识。而对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的界定应考虑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实际,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维度应当成为中国当前女性文学批评不容缺失的批评维度。
厘清错误,重谈女性文学概念: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上海宝贝》为例
作者: 杨珩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体性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兴起,"女性文学"的概念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界定,本文着眼于对女性文学概念的正确定义,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上海宝贝》为例,经过对小说文本及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时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女性文学进行了明确的辨析。
女性文学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 刘翌   来源: 当代青年(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英美文学  
描述: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史,在女性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流派出现后,英美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女性文学在英美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简单阐述女性文学和英美文学的概念,分析女性文学在整个英美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其在英关文学流派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女性文学在英美文学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白银时代俄国女性文学的崛起
作者: 陈方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文学   女性文学   白银时代  
描述: 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的兴旺是俄国文化中的奇迹,而这一时期俄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则是奇迹中的奇迹。本文介绍了白银时代俄国女性文学的崛起态势,分析了其社会文化原因以及文学自身的原因,并对白银时代女性文学与当时文学流派的关系、白银时代女性文学中两大创作潮流的共存和对比以及白银时代女性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试论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
作者: 石海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权主义在我国古代并没有较好地体现出来,然而,随着五四运动后,受法国女权运动的影响,我国女性文学便产生了。新时期在女性的开放态度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刺激下,我国当代女性文学呈现了空前的发展。此外,女性文学的性别意识和审美观发展相当迅速。在千变万化与色彩纷呈的当代社会中,女作家的不同审美观也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新世纪以来云南女性文学述评
作者: 宋家宏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南文学   女性文学   四代作家  
描述: 新世纪以后,丰富多彩的云南文学迎来了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这其中云南女性文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民族女作家在云南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已经构成了一个宏大的群体。回望六十多年的历史,她们构成了云南当代文学的四代作家群。云南女性文学的四代作家以共时态的方式,承续着边地与民族、城市与现代两个传统,共同推进了云南文学的繁荣发展,为云南文学在新世纪形成的第三次文学浪潮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论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特征
作者: 方爱萍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日本   女性文学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盛世空前的景象,这些女性作家们都比较关注自我生命的价值,将女性主题精神发挥到最佳效果,她们拥有清晰慎重的理性观点,细致地探求人生的真谛,将女性的情感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基于此,现对日本当代女性文学进行分析,找出其特征并加以论述。
< 1 2 3 ... 17 18 19 ... 256 257 2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