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化理论研究的一项丰硕成果——评罗婷教授主编的《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作者: 张炯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硕成果   女性文化   理论研究  
描述: 女性文化理论研究的一项丰硕成果——评罗婷教授主编的《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电视剧女性形象变迁解析:从琼瑶言情剧到宫斗剧《芈月传》
作者: 任洁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芈月传》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琼瑶剧   宫斗剧  
描述: 琼瑶言情剧和宫斗剧是不同时期国内电视剧市场具有广泛流行度的两种女性题材类型剧。《芈月传》突破了宫斗剧原本类型化的“后宫”叙事空间和叙事模式,塑造了更具自主精神的女性形象,提升了宫斗剧的女性形象典范。从琼瑶剧到宫斗剧《芈月传》,反映了电视屏幕女性形象的更替和两种不同的女性文化。这一类型化女性形象的变迁是屏幕女性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折射出女性社会价值的提升和女性自我意识的构建。
传统女性文化的颠覆——以残雪《五香街》的女性形象及特殊意象为例
作者: 冯玲萍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雪   特殊意象   《五香街》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描述: 残雪的长篇小说《五香街》以特立独行的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五香街》是一条以女性为主导的街道,X女士、寡妇等女性以鲜活独特的形象掌握了女性话语权;镜子、眼睛等意象让她们完成了自我精神爱恋。本文以残雪《五香街》中的女性形象的设置及意象的选取来分析此种反男权叙事何以颠覆传统女性文化。
浅谈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发展
作者: 许乐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描述: 电影是一门被人观看,给人以心灵启迪和震撼,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视觉艺术。历时百年的中国电影,创造了无数个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其中总不乏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中国电影在百年风云起伏与人世沧桑变换中,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女性在电影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女性形象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构成电影一道光彩夺目的景观,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女性形象,让人们看到中国百年电影发展的历史,看到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地发展变化,演变与变迁。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李东晓   阎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发展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书写的欲望--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权力
作者: 孙周年   肖向东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话语权力   双性建构   女性书写   女性文化  
描述: 本文在 2 0世纪的文学背景下 ,系统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 ,指出女性书写是一个男性无法进入而又实际存在的生命空间 ,这一世界相对于男性是“盲区”,女性写作便在这“盲区”中生长、发展 ,形成潮流 ,目的是颠覆男权文化的霸权地位 ,为自己争取话语权力
作为女性文本的《长恨歌》
作者: 李子慧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常心   女性文本   时尚   对称   女性文化  
描述: 本文把王安忆的《长恨歌》置于女性文学视野,通过作品的故事、人物关系和人生景观,阐释其女性文化内涵
陈忠实小说的女性悲剧观研究
作者: 罗婷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悲剧观   《蓝袍先生》   《白鹿原》   男权思想   女性文化  
描述: 小说叙述演示的都是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史,《白鹿原》正是这样一篇史诗般宏伟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文本传达了他对民族命运和文化传承的思考。《白鹿原》叙述了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大约五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一轴封建宗法礼教下中国农村深沉压抑、令人震撼的长幅画卷。在这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白鹿原世界里,生活着一群性格鲜明却结局悲惨的女人,她们与那些操控其命运的男人们或顺从或抗争,一同构建了一个看似秩然有序实则鲜血淋漓的极具传统家族文化内涵的宗族社会。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白鹿原》是反思文学思潮后的“鸿篇
从影片《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人物形象看中美女性文化
作者: 王瑞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电影   中国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从中美两部女性主义的影片《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通过女性形象的不同命运来展示中美两国不同的女性文化。女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与作为人类群体的女性的特征相联系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自然活动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精神活动方式——以及为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所创造、所凭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产品。女性文化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标志之一,它具有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文化的特色。女性主义始于18世纪的人文主义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它实际上是女性要求在政治,社会和教育上与男性
闺中的“奇女”想象—略论清代女性诗歌中的王昭君、花木兰、秦良玉等形象
作者: 顾一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构   女性本位   奇女想象   女性文化   清代女性诗歌  
描述: 有清一代女性文学大盛,女性作家有如过江之鲫,随之而来被发掘的作品也是车载斗量。这一现象近年来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由笔者目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来看,清代女性作者在其诗歌中吟咏女性历史人物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女性大多是有奇遇,有才气,有胆识的传奇女性,这些女性在清代被称为“奇女”,且在清代形成了奇女的审美。因此本文以清代闺秀诗人所创作的奇女形象为分析主题,以男性文人创作的奇女形象作为对比参照,试图探究女性诗人是如何在原有奇女主题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女性意识的、不同于以往的奇女形象,通过这一曲折过程的
< 1 2 3 4 5 6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