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钰迪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分析   女性意识   文学基础  
描述: 简·奥斯汀是19世纪初叶英国著名女作家,曾被誉为女性中的莎士比亚。她一生创作了六部以描写女性爱情婚姻为主题的小说,这些作品一反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权视角和某些观念,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审视人生,洞悉女性真实的情感,不仅塑造了许多性格怪异的女性形象,而且展露出独特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简·奥斯汀小说的文学基础和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茨威格女性意识的来源
作者: 李瑶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女性声音  
描述: 作为与莫里亚克、契诃夫并称为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的斯蒂芬·茨威格,以其独特的“温柔”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这与其女性意识是分不开的。从传统女性伊达·茨威格、新女性弗里德里克、双性同体、女性声音等四个层面对其加以探究,可以寻获茨威格女性意识的来源。
从《野菊之墓》看日本明治时期的女性困境
作者: 江小娟   来源: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菊之墓》   女性意识   周遭的女性   明治时期  
描述: 伊藤左千夫被推崇为日本纯爱小说的鼻祖,其处女作《野菊之墓》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曾被数次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屏。在作品中,女主人公民子是被重点刻画的对象,她性格温柔,对爱情忠贞不二。本文以《野菊之墓》中的民子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伊藤左千夫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揭示禁锢在明治时期封建伦理樊篱中的日本女性的困境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民族情怀下女性意识的张扬:解读电影《红高粱》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谢慧聪   来源: 雪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张艺谋   女性意识   九儿  
描述: 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张艺谋电影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红高粱》中的"九儿"、《菊豆》中的"菊豆",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活着》中的"家珍",亦或是《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招娣"等等,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中不再是忍辱负重、悲情苦难的代表,高度张扬的女性意识使得张艺谋的"女人们"熠熠生辉,她们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根深蒂固的男权制度,成为时代文化展示的一部分。引领这种女性意识形态崛起标志的电影就是《红高粱》。这部电影通过对"我奶奶九儿"的形象刻画,尤其是借助抗日战
超然的探索与抗争:论《幸福过了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陈玲玲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意识   艾丽丝·门罗   出路  
描述: 本文通过对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幸福过了头》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分析,探讨了当代社会女性的生活困境和出路。文章分别从作品中女性人物软弱与顺从、挣扎与突围、失败与出路三个方面,分析了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贯穿在人物和作者身上的女性意识,对艾丽丝·门罗的写作手法提供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也为探讨“娜拉”出走后,女性的出路问题提供了新的借鉴。
浅析杂剧《救风尘》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莹莹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救风尘》   关汉卿  
描述: 《救风尘》通过赵盼儿从周舍手中智救宋引章的故事,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妓女形象,表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他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塑造了大胆要求婚姻自主,勇于同恶势力斗争的女性形象。然而妓女从良这一问题又为我们揭示了这看似喜剧背后的大悲剧,将妇女问题归结到到了社会制度的问题,意义重大。
消费主义时代下的物化女性——六六小说批判
作者: 赵彦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批判   六六  
描述: 六六作为当代都市情感作家,她的作品包含浓厚的女性意识,她用近乎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当代人的家庭、婚姻和情感生活,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部分知识女性在消费主义时代下被逐步物化的现象。本文试从女性话语权和对女性意识的反思程度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六六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出六六女性意识的保守落后
从《伤逝》与《我的前半生》看“子君”女性意识之变化
作者: 陈燕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女性意识   亦舒   鲁迅  
描述: 鲁迅先生的《伤逝》是一部反映女性意识的作品.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意识,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子君.子君的出现标志着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无独有偶,作家亦舒在《我的前半生》中也塑造了一个"子君"形象.本文将在分析鲁迅的《伤逝》与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中"子君"的女性意识的基础上,比较二者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揭示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
茨威格女性意识的表现
作者: 李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者   茨威格   女性意识   表现  
描述: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温柔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茨威格突出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女性叙述者的声音、解构以往的男女关系、摆脱了性权术的圈套以及对女性现实生存环境和状态的同情和关注四个方面为切入点阐释作家的女性意识的。
奥斯丁笔下的父亲形象
作者: 高静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班纳特先生   父亲形象   女性意识  
描述: 简·奥斯丁,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尽管女性意识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并不十分鲜明,然而她却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塑造传递出了较强的女意识。在这强烈女性意识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父亲都无一例外地被弱化或消失。本文将通过对奥斯丁笔下班纳特先生形象的分析,来更进一步挖掘作品中女性意识存在的深层原因。
< 1 2 3 ... 6 7 8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