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舒婷爱情诗中的女性意识再解读
作者: 李贤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视野   舒婷   女性意识   爱情诗  
描述: 舒婷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结合创作时间与具体文本,可以发现其在女性意识的背后隐含着中国传统的女性价值观。她的这种女性价值观主要体现于传统美德下女性形象的书写,传统视野中女性价值的认识,传统文化里女性理想的追寻三个方面。在舒婷的诗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富有含蓄美,也符合儒家文化对女性品格的要求;作品中的女性价值观则由她的创作观而定,再以诗歌的形式思考,但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即想要打破世俗之见又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另外,她诗歌中的女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时总要面对一些道德与义务上的困境。
审美视域中的《牡丹亭》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张祥丽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梦幻形式   女性意识   以情反理  
描述: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剧作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复生的浪漫爱情故事,对“至情”进行了热烈歌颂,体现了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作品通过奇特的梦幻形式,塑造了杜丽娘这一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突出了“以情反理”的主题,成为几百年来为人称道的不朽剧作。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翟瑶   来源: 决策与信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份认同   《诗经•国风》   社会等级  
描述: 如果可以更为深邃的解剖《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现如今的我们究竟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对待。依循着诗歌文本中男权社会秩序统治下的女性以及其自我意识的幻灭,她们的美丽与痛苦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将仍将具有情感穿透力,她们自身所裹挟的那些似乎遥远且飘渺的讯息又将给我们以指引。
怀疑、抗拒、批判——《玲珑》杂志中男性形象的重构与呈现
作者: 郭晓勇   孙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玲珑》   女性意识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玲珑》杂志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言说平台,不但致力于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对传统男权秩序进行抨击。在女性的笔下,男子崇高、伟岸的形象开始被消解,自私、卑鄙的一面被揭露无遗。《玲珑》对传统两性关系的反思,对男权社会提出的质疑与批判,展示出女性重构新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个人立场不断得到强化,昭示了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希望之路。
《不适之地》中父权制下的三位印度女性
作者: 于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适之地》   女性意识   裘帕·拉希里   男权压迫  
描述: 裘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不适之地》讲述了一位父亲前去女儿家探访所引起的疏离、怀疑和谅解的故事。在主人公的家庭里,父亲是印度主流父权的代表,在他与妻子、情人和女儿的互动中,可以窥见印度父权社会对女性不同程度的压迫。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对小说中三位印度女性形象的剖析,揭示男权统治下女性身上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
《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冯亮   来源: 大陆桥视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意识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勇于冲破封建体制的牢笼,追寻爱情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俄国女性形象.虽然她觉醒的女性意识最终没有带给她幸福的生活,但是仍然照亮了后人争取女性解放的前进道路.因而,通过解读安娜独立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历程,来剖析其所拥有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以期对当代女性改变自身困境带来若干启示.
《不适之地》中父权制下的三位印度女性
作者: 于丽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适之地》   女性意识   裘帕·拉希里   男权压迫  
描述: 裘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不适之地》讲述了一位父亲前去女儿家探访所引起的疏离、怀疑和谅解的故事。在主人公的家庭里,父亲是印度主流父权的代表,在他与妻子、情人和女儿的互动中,可以窥见印度父权社会对女性不同程度的压迫。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对小说中三位印度女性形象的剖析,揭示男权统治下女性身上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
王安忆小说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朱姝姝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作用   成因  
描述: 王安忆的很多小说都以女性为主,塑造了一系列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女性意识。其女性意识在生活观上体现为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显现出独立性和主见,在爱情观上体现为与传统束缚相抗衡,打破藩篱求幸福。其女性意识的形成既得益于时代文化的影响,也有所接触人物的影响,更有家庭的直接作用。王安忆小说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展示,批判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肯定了女性的个体生命意义,为现代女性提供了指引。
《红楼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 唐海燕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女性意识   《红楼梦》  
描述: 《红楼梦》在我国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人物描写来看,这部小说其实就是以女性为中心且为女性树碑立传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非常多较为生动、鲜明而又多样的女性形象。通过作品,可看出作者对女性的尊重、关爱、同情,同时也包含了对女性的赞赏。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就是一部描写女性的赞歌,但也是一首悲歌。以守望者的角度来看待女性,更能够清晰了解女性当时的社会地位。这部作品的产生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飘》中的女性意识浅析
作者: 王慧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郝思嘉   女性意识   《飘》  
描述: 在小说《飘》中,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敢爱敢恨、不屈不挠、身处逆境却博爱无私,勇敢地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斯佳丽便是她们其中的一员。作者通过对斯佳丽成长经历的描写,显示出她对女性意识以及自主权的追求,充分肯定了她对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贡献。作品中所蕴含的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优秀的精神品质赋予了《飘》永恒的生命力,让它从未随风逝去。
< 1 2 3 ... 5 6 7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