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
作者: 马英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女性意识   凯瑟琳·安·波特   自我定义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1890-1980)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她本着严谨的艺术态度、敏锐细致的观察,以尖锐明晰的文笔,创作出了相对较少的作品,但每部作品都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波特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到批评家的注意以来,就被认为是一名优秀的短篇小说家。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批评家对波特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论对她的作品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提出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女性文学批评的目的之一便是重新审视那些被忽略的
灵魂苏醒——论“五四”女性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
作者: 庄秀芬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性别认同   “五四”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无疑属于整个人类。但事实上,千百年来,文学所承载所歌咏所关注的,分明偏重于人类的一半——男性。男性的人生屐痕,男性的情感潮汐,聚起崔巍文山,汇成浩瀚艺海。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在二十世纪之前的文学史只是男性的文学史。女性被束缚在家庭的狭小天地里,她们从生到死都被固定在一个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她们无权接受教育,无权参与社会活动,更无权享受做人的权利。在这段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漫长历史时期,女性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虽有少数幸运的女子有机会接受了教育,能写出些诗文,但他
中韩文坛两道绚丽风景
作者: 金莲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中韩两国   比较研究  
描述: 对中韩两国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是中韩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亟待立项的课题。而两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社会、学术条件尚未成熟,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领域至今还是一片空白。当下,女性文学正在崛起,并在中韩两国文坛上形成一股潮流,对文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对中韩文坛当代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将以中韩当代文坛上成绩卓越的两位女作家张洁与朴婉绪为代表,对她们的早期女性小说代表作进行比较研究。 张洁与朴婉绪是20世纪70年代不约而同地登上中韩两国
从《作女》看张抗抗女性意识的蜕变
作者: 郭海鹰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女》   张抗抗   蜕变   女性意识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的核心,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在一代又一代知识女性的不懈探索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已经达到了完全的自觉和成熟,有评论称,我国的文学创作已进入“她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将颠覆以往的传统而以独立的姿态面对世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抗抗推出了其最新力作《作女》,其题记赫然写着:“本书献给她世纪”,声称要以这本小说,为“作女”命名和正名,为女性意识极度张扬的“她世纪”留存一部“作女”档案。 在这部小说中,张抗抗不光重新梳理了女性的生理、心理和情
寻找夏娃
作者: 陈小琼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找寻   女性意识   女人   自传性"写作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女性作为创作主体、言说主体在文学中不断对自己作为人的主体位置的认同和探寻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女性自身不断解放、成长的过程。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并不是所有女作家的创作都是真正的女性写作。女性写作理论的创始人埃莱娜·西苏的写自己,你的身体必须被听见已成为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二十世纪文学界掀起两次女性文学创作高潮,一次是世纪初的五四女性文学;还有一次是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五四女作家们除了一部分关注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外,她们还有关注自身,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的自传性小说写作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先锋品质
作者: 李文丽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荒诞实验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先锋品质   爱情主题  
描述: 本文以先锋品质为切入点,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进行了一番巡视,从中洞悉此阶段女性文学在艺术探索和主题表现方面的反叛色彩和创新特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先锋品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荒诞实验与黑暗王国的舞蹈、伊甸园的追寻、生命体验的书写。
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作者: 贾世传   陆文采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20世纪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一直被湮没在以男性文学为主流的大海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才使女性文学开始融进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洪流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话语来创作,使女性文学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此,中国文学史成为男女作家共同谱写的诗史。
试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
作者: 赵维东   来源: 长春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暧昧期   消融期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超越期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暧昧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年代后觉醒张扬的超越期,渐渐走向成熟。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的步伐相一致的。
女性意识觉醒之心路——浅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高明霞   张焕   来源: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写作主体   女性意识   80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女性文学的文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文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文化的心灵之路。女性文学的主流对男权文化堤坝产生着强大的冲决力,也对女性自我解放产生着不可缺少的提升作用。
叛逆女神的不归之路——从女性文学史视角评苏青
作者: 钱亚玲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人自觉   自救   自食其力   现代  
描述: 苏青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最早一位用文字自觉表述女性在作为“人”被发现之后“女人自觉”的作家。苏青的个体经验以及文本创作都强烈地体现了现代女性意识。苏青的意义还在于指出了女性获得真正解放的关键在于有一技之长 ,能自食其力。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