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2492 条
-
“新派女人”: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谈片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曾树生
女性意识
巴金小说
繁漪
母亲
中国现代文学
丈夫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新派女人”这个称呼是巴金小说《寒夜》中汪母对媳妇曾树生的带有揶揄的称呼,在汪母的眼里,这种女人仿佛是另类,不像媳妇,不像妻子,更不像母亲。“新派女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典型的“现代女性”形
-
夏娃还未觉醒——我看贾平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芸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心理
现代意识
文学世界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儒家伦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塑造
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
-
描述:
拜伦有言:“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拜伦之心态可谓绝妙而精辟地概括了男性对女性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既不能缺少女性形象塑造,又如何去塑造女性形象的问题.在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中,显而易见地存在这种矛盾心理.贾平凹,这个朴拙的陕西汉子自在文坛上刮起一股商州文学的旋风之后,其文学成就
-
从“倾城”中崛起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杨召霞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流苏
女性意识
香港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倾城之恋
男人
原罪意识
-
描述: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
-
从《花 之 劲》看冈本加乃子的生命哲学
-
作者:
徐蕾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执着追求
插花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生命哲学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生命力
-
描述:
提起冈本加乃子①,很多人都会感到很陌生。冈本加乃子仿佛是日本文坛的圈外人,一直以来,大家更多地关注她复杂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开始小说创作
-
同情的遮蔽:谢晋、林权泽电影中之女性观比较
-
作者:
吴丹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权泽
谢晋影片
导演
谢晋电影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女性形象
男性
旧制度
-
描述:
同情的遮蔽:谢晋、林权泽电影中之女性观比较
-
云里风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丘峰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丑小鸭》
云里风
新女性
华人社会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小说
-
描述:
马来西亚著名的华文作家云里风先生,从50年代至9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40余年,尽管其中因病两度辍笔,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出《黑色的牢门》、《出路》、《冲出云围的月亮》、《望子成龙》和《相逢》五部小说集,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和文坛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随着中、马文化交流,云里风的作品也引起中国文坛的注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
在历史中推进——建国50周年女性导演的电影艺术创作追求
-
作者:
冯岭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女性导演
建国50周年
电影艺术创作
女性意识
影片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传统文化
精神体验
-
描述:
回首相望,新中国已走过了50年光辉而艰辛的道路,新中国的电影艺术也历经了50年风风雨雨,在这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领域里,中国女性导演也风情尽展了50个春秋,她们精心磨砺,执着探索,创作出了大量内蕴丰厚、艺术创新的精品。在历史演进中,她们形成了前后相继,不同“代”的导演群,按约定俗成的说法,建国后至今已出现了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女性导演。我们就以此为线索,去探寻三代女导演各自不同的创作轨迹、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揭示代与代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精神。第三代:个人精神体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化第三代
-
当代女性的精神洗礼
-
作者:
张鹰
来源:
神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理想主义
艺术形象
当代女性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年轻女性
-
描述:
自20世纪初年轻女性以写作者的姿态跻身文学史以来,有关女性的情感与命运,女性的奋斗与追求,女性的价值与尊严的探讨,也成了20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女性这一族类的最先觉醒者与书写者,女作家们具有较男作家们强烈得多的性别意识,也更多地承载着为女性这一族类立言的使命意识。因而,无论其在写作中选择的什么样的题材领域,或者以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而介入,其
-
令人耳目一新的元杂剧研究著作:读《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邸晓平
来源:
书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剧作家
中华书局
古代文学研究
科学方法
女性意识
研究著作
女性形象
元杂剧研究
-
描述:
如果从元中期算起,元杂剧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七百多年的历史;而从王国维以科学方法研究元杂剧始,也有将近百年。在当代,元杂剧研究在古代文学研究中也一直比较热门,其中对元杂剧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则是热门中之热门,而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一书,则可以说是给这个热门爆了一个“冷门”。
-
从寻找男人到寻找自己:浅评张欣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戚国华
来源: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浅评
社会转型期
女性意识
张欣
男权意识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小说
-
描述:
最近读张欣的《冬至》(1993),爱又如何)(1994)《致命的邂逅》(1995)这三部不同时期的中篇小说,颇有感触.张欣立足于女性自身,以女性的婚姻生活为题材,真实地描绘了社会转型期女性的情感生活经历,具有比较明显的性别意识.在这三部小说中,她批判男权意识和男权中心,突出表现了女性的自尊、自重、自强、自信,自觉维护女性自身的权利,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世界.这些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告诉读者: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自身解放,不必幻想,寻找男人来幸福自己,重要的是寻找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