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 条
-
从《第十二夜》女性形象看莎翁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杨季行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十二夜》
女性意识
莎翁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第十二夜》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他早期的喜剧创作中充分体现了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主要从《第十二夜》中作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来对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
浅析雷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蕾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雷妍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沦陷区作家之一,其小说取材广泛,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六部小说集。其创作总是贯穿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对女性悲惨命运的申诉。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多样纷呈。本文将雷妍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旧式乡村女性形象;另一类是新式知识女性形象。
-
乔伊斯与伍尔夫小说女性形象的比较
-
作者:
赵国龙
来源: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作家性别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詹姆斯·乔伊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意识流文学大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成功塑造了莫莉、拉姆齐夫人、达洛维等一系列经典女性形象。然而在表现和刻画女性形象时,二者的小说在语言运用、作家性别、女性意识和小说选材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中两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对其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两位作家透过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整个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怀。
-
试论曹禺早期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晓娟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曹禺早期戏剧
-
描述:
曹禺在早期的戏剧创作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具有独特个性、自我意识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反抗精神。结合曹禺的经历、性格气质解读他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可以看出,作家是通过这一类女性形象实现了自己在现实中没能达成的愿望,即以极端的方式反抗专制,争取自由。
-
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李淑慧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纪录片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以描写女性生存境遇为主要内容的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醒目又突出,她们或具有反抗意识,以顽强的姿态对抗社会和命运的不公,或接受宿命,成为社会和家庭中的牺牲品。不同的女性形象都阐释了一定的社会现象,丰富着女性纪录片的内容和社会意义。
-
白峰溪“女性三部曲”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陈晶晶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三部曲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白峰溪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国剧坛出现了一位影响重大的女性作家,她就是白峰溪。她的《明月初照人》《风雨故人来》和《不知秋思在谁家》三部女性戏剧作品塑造了众多形象各异的女性。她的戏剧揭示了当代女性在爱情、家庭和事业等方面的生存困境,揭露了暗藏于现实中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束缚,表现了女性如何挣脱束缚自我意识的觉醒。白峰溪的戏剧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意识观念的描写方面突破了政治、历史、文化的藩篱,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以女性的身体与情感经验来书写女性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一定的女性意识,在中国当代女性戏剧领域的地位
-
也谈《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洪菱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蝎子精
形象演变
西梁女王
-
描述:
西梁女王和蝎子精都是小说《西游记》中为取经路上的"磨难"而设置的女性形象,通过二者的形象分析以及与稍早的《西游记杂剧》中女王形象的比较梳理,得出《西游记》中西梁女王和蝎子精二者形象是由《西游记杂剧》中"女王"形象分化而来。本文追踪蹑迹,从作者在女性意识观念上所持的矛盾态度,探讨当时背景下的主流女性观。
-
论林芙美子小说《浮云》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楚楚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命运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林芙美子是昭和时期三大女流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都是从女性主义出发,表达对女性意识的关怀。在小说《浮云》中,更是用她独有的女性写作手法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位位残酷现实下的新女性形象。本文试对小说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的命运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林芙美子的女性文学。
-
从《谁有美丽的红指甲》中分析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
作者:
闫萌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女性
女性意识
精神追求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对《谁有美丽的红指甲》小说中的以白姐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揭示在传统势力固守的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女性有怎样的觉醒和抗争,最后都要归于传统道德的大环境下去生存。
-
当代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
作者:
相雯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
描述: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现今追求社会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性别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世界、分析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以家庭伦理剧塑造的女性形象为基础,分析当代家庭伦理剧反映的女性形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