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 条
-
从《玫瑰门》到《大浴女》:铁凝小说女性形象与意识的比较与分析
-
作者:
张琳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与分析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铁凝
-
描述:
本文通过对铁凝的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小说的《玫瑰门》与《大浴女》的人物形象分析,探索了女性由灵魂的觉醒,斗争与扭曲走向自省救赎与重生的成长历程,希望能为铁凝作品中女性形象与意识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
流行语中日本女性的形象变迁
-
作者:
张丽梅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新形象
女性意识
流行语
-
描述:
在女性主义思潮之下,日本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她们颠覆日本传统男权社会制度下所建立的女性气质,并实现了新时代日本女性形象的再构建。这一变迁从日本流行语中可见一斑。
-
樾口一叶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石玉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经历
女性意识
嬗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樾口一叶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
-
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女性意识:以《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谭逊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文化
女性意识
《穆斯林的葬礼》
女性形象
-
描述:
《穆斯林的葬礼》是当代作家霍达的力作。作者把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的兴衰荣辱、三代人的命运沉浮、相涉整个家族利害的两个爱情悲剧,和时代变迁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即从家族内部和社会层面相当广泛地反映了回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又相当深刻地建构了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人的意识冲突所引发的丰富悲剧文化内涵。其中,这种悲剧冲突又以对女性的影响最大。该文试图以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探究其对女性以及女性命运的影响,从而达到更深一步对这种悲剧文化内涵的理解。
-
在异域夹缝中求生存的女强者:以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异域
强者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在旅居海外以后创作了大量的移民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从这些小说中可以发现严歌苓始终以高度自觉的女性意识去观照其笔下的女性,创造出一个个强韧的在异国求生存的女性形象。扶桑,小渔,多鹤,菲比等女性形象可以说都是严歌苓心里"包容一切的无限体","只要不被打碎打烂,她一直可以接受"的强者。本文选取严歌苓的作品中的三个寄居异国的女性形象为例,试探析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在异域夹缝中顽强求生存状况。
-
苏青《结婚十年》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佼洁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小说
女性意识
新女性
结婚十年
-
描述:
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苏青的代表作《结婚十年》讲述了女主人公苏怀青结婚十年中家庭生活的种种不幸和她对坎坷人生的感悟。小说对封建男权文化施与女性的压迫进行了强烈批判,但同时又对男权至上的文化社会现状无可奈何并最终妥协。《结婚十年》具有独特浓郁的女性色彩,其女性主义意义在于体现女性的特点和个性,肯定男女区别的同时,敢于直面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主体意识的失落。
-
浅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
作者:
徐艳玲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外婆的日用家当》
黑人传统文化
黑人女性
-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女性的叙事角度刻画了三位黑人女性,反映了当时黑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显示了作者对黑人女性的关注和对黑人文化的认同。
-
霍普的反叛:论菲力浦·罗思《鬼作家》中霍普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程淑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霍普
女性意识
觉醒
-
描述:
霍普是菲力浦·罗思代表作《鬼作家》中一个备受忽视的角色。受男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的压抑,她一直处在故事的背后,扮演着"物"的角色。她是丈夫的"天使"和婚姻的"奴隶",她的聪明才智只能在厨房里得到表现。然而在现实的打击下她的女性意识慢慢觉醒,最后愤然摆脱男性的控制、婚姻的羁绊和传统的束缚,去寻找自己的自由。
-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
作者:
宿美丽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女性意识
知识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知识女性,在模糊性别的精英意识中,逐渐认识到女性自身的性别特征,女性意识不断凸出。九十年代的知识女性,消解了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显示了女性生存的文化困境。
-
“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解读《钢琴教师》
-
作者:
袁宁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里卡
女性意识
菲勒斯
耶利内克
-
描述:
耶利内克(1946—)是20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因真实地描写这个时代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应该是最能代表她的女性意识的作品,她在其中塑造了埃里卡这样一个生活在"菲勒斯"下的女钢琴教师,性格古怪而变态,更与比自己小20岁的男学生展开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爱角逐,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描写使得耶利内克为世人所诟病。耶利内克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扭曲的人物向我们传达——生活在"菲勒斯"之下的女性,已逐渐成为"菲勒斯"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