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39 条
-
论新世纪打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妍京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打工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共同体
身份焦虑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世纪打工女性形象在打工文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形象,特别是新世纪打工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打工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具有丰富价值的,不论是在展现底层打工女性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情感,对我国现阶段突出的城乡二元对立及其他社会问题进行以小见大的揭示,还是对打工女性价值在当代语境下的挖掘,亦或是对女性写作的丰富和发展,打工文学中女性形象的书写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篇论文以新世纪打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三个部分对打工女性形象进行论述:第一章,概述打工小说中女性进城打工之路的艰难,对打工女性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警匪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刘姝彤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匪徒
女性意识
香港警匪片
女受害者
女警察
-
描述:
香港警匪片作为一个璀璨的电影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为了便于研究,该论文将这些女性形象按其身份特征归纳为女警察、女匪徒和女受害者,她们是香港警匪片里最常见的三大类女性形象。并且,本文将她们放置在男权社会和警匪片的双重背景下,以女性主义思想为切入点,运用电影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逐章分析。第一章“香港警匪片中的女警察形象”重点阐述女警察作为女性和警察复合体的矛盾特性,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银幕形象的嬗变过程;第二章“香港警匪片中的女匪徒形象”,论述邪恶神秘的女匪徒“棋子”般
-
徐静蕾电影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金灿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导演
女性意识
新生代
徐静蕾
女性形象
-
描述: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开放,在光影织就的镜像中女性形象渐趋多元化,以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女性导演在口碑和票房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女导演们不再受性别束缚,将自己的女性视角看作区别于男导演的优势,进行自由创作,勇敢地表达自我欲求,把自己对于生活的体悟和思考融入光影之中,描绘出女性内心细腻斑斓的世界,刻画出一个个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徐静蕾凭借着自身书卷气质,鲜明独特的影像风格,美学符号的表演气质和女性意识的深刻洞察,在中国新生代导演中占据一席之地。本论文旨在探究徐静蕾电影中
-
论《弗兰妮与袓伊》中弗兰妮的女性成长与觉醒之路
-
作者:
汤旭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弗兰妮与祖伊》
女性意识
美国成长小说
女性觉醒
身份认同
-
描述:
本文以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弗兰妮与祖伊》为分析文本,旨在对作品中弗兰妮这一女性形象进行考察,并结合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总结出其女性观的成因及发展过程,探讨成长中的年轻人弗兰妮的女性意识及其人生觉醒之路;同时通过梳理塞林格前、中期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弗兰妮的成长之路,总结弗兰妮对东西方宗教和人生哲学的探讨对于解决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积极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作家塞林格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时期的划分,分析了其恋爱经历与三段婚姻对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影响,得出作家不同时期的女性观。正文
-
女性主义视界下的张小娴小说研究
-
作者:
周岩丽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小娴
女性意识
爱情
婚姻
女性文学
-
描述:
论文在女性主义视界下对于张小娴的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张小娴是当代华语文学界最杰出、最具特色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生活,被誉为“爱情小说的掌门人”。其作品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关系及女性地位的演变,从中表现出现代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一章阐述张小娴的都市爱情小说创作特色:语言平凡朴实,善于在生活的琐碎中表现都市男女的爱情,常以第一人称来讲述,篇幅较为短小,适合现代快节奏都市男女的生活阅读习惯,其主题与叙事风格在当代小说的叙述方式中独树一帜。第二章在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生成与发
-
性别视域下当代小说中寡妇形象书写
-
作者:
于菲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寡妇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视域
当代小说
-
描述:
从古至今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寡妇形象不胜枚举,追根溯源寡妇是封建父权制文化的受害者。在封建社会,强大的父权文化思想禁锢着她们的思想与情感,她们大多处于物质匮乏的生存困境以及情感孤独与压抑的精神状态之中。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寡妇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被发现。在当代文学时期,文学作品中寡妇形象出现新的系列类型,随着“新启蒙”思潮与性别文化研究的兴起,女性形象的文化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性别视域研究与女性形象也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作为女性的寡妇形象受性别书写影响在文本中呈现出不同特征,男作家在文本中有意
-
安·恩瑞特小说《聚会》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苟钰唯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聚会》
女性意识
爱尔兰
性别政治
安·恩瑞特
-
描述:
本论文运用凯特·米勒、露丝·伊里加蕾以及爱尔兰女性主义学者杰拉尔丁·米尼等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爱尔兰女性作家安·恩瑞特小说《聚会》中的女性意识。论文将恩瑞特的小说置于爱尔兰的政治、宗教和社会背景中,探讨受爱尔兰民族主义和天主教义叠加影响下的爱尔兰女性主义的独特性。同时,通过探索爱尔兰父权意识在小说中被女性角色内化、挑战到破坏的过程,本论文论述了当代爱尔兰女性自我意识从被压抑到反抗再到复苏的历程。首先,论文通过挖掘爱尔兰国家意识形态和宗教教义对于女性角色气质、性角色和社会地位的不利影响,揭示出爱尔兰
-
论安妮塔·布鲁克纳《湖滨旅店》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贺世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妮塔·布鲁克纳
女性意识
《湖滨旅店》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
描述:
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1928—)在小说中以生动地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而著称,描写知识女性的生存经验成为其作品的鲜明特色。《湖滨旅店》是布鲁克纳的女性系列代表作,小说中作者细致描绘了女性人物的个人的情感、婚恋经历,探讨女性的人生困境。本文以《湖滨旅店》为研究文本,依托女性主义理论和叙事学理论,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人物的关系以及小说叙事技巧的多重解读,揭示布鲁克纳在创作《湖滨旅店》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背景及其小说《湖滨旅店》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了国
-
绝境里的人性之光—严歌苓女性意识探析
-
作者:
曾晨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哲学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影视改编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蜚声海内外的华文作家之一,从1989年的成名作《雌性的草地》到2015年的《床畔》,她创作的小说数量颇多,题材丰富,质量也不容小觑,除了在国内外获得各类文学奖项之余,其小说也因翻拍成多部优秀影视作品而名声大震。严歌苓始终致力于对女性生命存在的书写和两性关系的探寻上,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并把她特有的对绝境里人性的关怀融入到她的编剧活动中,以她独到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思,把自己的女性意识投射到她笔下的人物身上,从而表达对历史、时代和人性的理解。严歌苓早期的小说多是描写女性在军旅生活中
-
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谢红莲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女性意识
胡连翠
文化反思
黄梅戏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开始大量出现在电视银屏上,并频频获奖,成为当时戏曲电视剧创作的最大亮点。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是和胡连翠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胡连翠导演创作的黄梅戏电视剧,才被称之为“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本文通过研究黄梅戏电视剧发展高峰期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文本,结合丰富的样本材料,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来具体分析胡连翠导演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力求探索出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独特之处和成功原因。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将女性主义与胡连翠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进行结合,运用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从具体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