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与女性意识
作者: 张朝昌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描述: 立足于现代意义上的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流变与发展,考察和探究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揭示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升华,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中国女性特有的文化内涵。
现代性语境申建构网络“生态女性文学”
作者: 陈凤珍   王玉华   潘爱军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女性意识   生态精神   女性文学   生态批评  
描述: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女性文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网络女性文学却处于良莠纷呈、鱼龙混杂的状态,呈现出一种复杂混乱的女性精神风貌,而这样的精神现状是不利于人类发展的。从分析网络女性文学的创作误区及文化症候入手,对女性文学精神生态进行重新思考,探讨网络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强调网络女性文学创作者应树立和谐的生态创作理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铁凝《大浴女》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曾壤   彭在钦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伙伴关系   铁凝   《大浴女》  
描述: 铁凝是当代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大浴女》作为其代表作不仅完成了对女性自身弱点乃至丑恶的审视,也完成了对灵魂的拷问和对人性的深层次探究。铁凝的女性意识,突破了女权主义的束缚,超越了狭隘的两性之间的对抗和剥离,是一种超女性主义。这种女性意识,体现了性别诗学的审美内涵:即男女平等和谐、彼此需要、相互支撑的伙伴关系。
从“拯救”到“彻悟”——舒婷、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舒婷   女性意识   翟永明   嬗变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基本内容。就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而言,舒婷和翟永明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及其流变颇具代表性:在爱情婚姻态度上,舒婷是呼唤爱、追求爱,翟永明是质疑爱、反思爱;在生命体验上,舒婷是唯美的、翟永明是唯真的;在对性别归属的探寻上,舒婷笔下的女性有很强的社会性,而翟永明意在让女人返回女人自身。从舒婷到翟永明,女性意识经历了由外到内、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是从拯救到彻悟的衍化与嬗变。
人生何得一双卿:论清代女词人贺双卿
作者: 郑雅匀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清代女性词人群体   文字倾诉   女性文学  
描述: 细数中国历代才女,无不命运多舛,这其中能够有幸将诗文流传下来的只能是少数,所谓封建礼教吃人,其实最深受其害的还是要算女人。女性天赋感觉敏锐,善于捕捉微妙的情感,其作品最能直指灵魂深处,理应占得艺术领域一半江山,可惜在古代,封建礼教无情地压制了一个个天才女性,在古代某些特别保守的地方,禁止女人学习一切文化,但是中国古代那些勇敢的敏感聪慧的女性,还是用她们自己的才情倔强地在洁白的纸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中国女性文字符号体系。而其中,清代的女性词人群体,尤为引人注目。贺双卿,虽出身卑
婚姻的裂变 自我的寻求:浅析《他们的眼睛望着上苍》中婚姻在珍妮成长中的作用
作者: 于爱琴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赫斯顿   女性意识   自我身份   客体  
描述: 赫斯顿的《他们眼睛望着上苍》是一部被誉为黑人妇女文学经典、女性文学经典和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的作品。文本中珍妮·克劳福德三次婚姻的裂变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视角,诠释婚姻在珍妮成长中的作用,以揭示其超越时代的女性主义主题。
内审·启蒙: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弱点的书写
作者: 许瑶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审意识   张爱玲   女性弱点   女性意识   小说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从女性生命本体出发审视女性自身的弱点,侧重从深层剖析女性在传统意识熏染下变异的灵魂,从而试图解析造成女性悲苦命运的内因,探求阻碍女性自我发展的因素。这种带有强烈的女性本体意识的创作深化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觉醒的内审意识,对以后女性文学探索女性自身发展道路有着不可忽略的启蒙作用。
失陷的女性意识
作者: 汤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本解读   电视剧改编   文本操纵   女性形象  
描述: 九十年代以来,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总体格局。电视剧的繁荣与文学中心地位的旁落使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在已然商业化了的文化市场上,电视剧的热播伴随其小说原著的畅销,二者形成双赢的局面。在众多形形色色的改编文本中,由女性作家作品改编的不在少数,这些作品被搬上荧屏后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然而在这闹热的背后,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作为女性作家,其作品往往会有一个女性立场,显现出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亦或是表现出一种细腻、感伤的女性氛围,而改编成电视剧后,这种立场和意识却往往被
《厨房》—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
作者: 江功艺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谐共处   性别自由   女性意识   《厨房》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一九八七年,二十三岁的吉本巴娜娜凭借其创作的小说《厨房》获得第六届海燕新人文学奖。第二年,《厨房》又获得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奖。对于吉本巴娜娜的成名作《厨房》,先行研究多集中于对小说的文体、内容上的评价。《厨房》也因此被总结评价为是一篇内容如童话般明白易懂,书面文字表现和日常生活表现两种用法在小说中被巧妙组合而成的小说。但是,对于从女性主义批评这个角度来研究《厨房》的论文却甚少。本论文抓住《厨房》中透出的女性意识,力图从女性主义批评这一视角来重新解读《厨房》。在女性主义批评诞生之前,无论是女性作家还是女性读
从简·奥斯丁到约翰·福尔斯——19-20世纪英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作者: 朱秀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约翰·福尔斯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文学上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尤其在女性小说领域,大批女作家竞相涌现,打破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女作家非简·奥斯丁莫属,她笔锋犀利,言语睿智,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一反男性作家笔下的温驯柔弱、多愁善感的天使模式,表现出女性坚强、独立和自信的一面,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19世纪英国的简·奥斯丁和20世纪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出发,结合19—20世纪英国女性地位的变化,深入探讨英国女性意识在历史纵向上的一个演变过程。论文共分为四章,
< 1 2 3 ... 11 12 13 14 15
Rss订阅